[发明专利]折叠形屋盖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7423.1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罗玲丽;王忠;王宏伟;罗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7/0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6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形屋盖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其步骤为:1)测量及定位标高控制,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在三维模型中对斜屋面所有梁、板交接点的标高值标注,2)钢筋加工制作及施工,所有斜梁、板钢筋进行现场实样配置,3)斜梁板混凝土浇捣施工,浇筑顺序为:柱、梁、斜板;浇筑方向为:总体由低向高逐段布料,每段由高向低,利用混凝土的自然流动性,逐步向低处延伸布料;先浇筑倾斜度大的屋面梁板,逐步向倾斜度小的屋面延伸。屋面施工为:控制全局、化整为零、平面控位置、垂直控标高。即把整体繁杂的梁板结构简化为单跨或者单个构件,再对单个构件进行组合,由楼面的控制线控制梁平面位置,从柱子的统一标高控制点向上控制交接点的标高。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形屋盖现浇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形屋盖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步骤为:1)测量及定位标高控制(1)针对屋面梁板均为斜面,多角度折叠,斜面多,角度变化大,梁板的斜向标高定位难度大,通过深化设计、并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在三维模型中对斜屋面的所有梁板交接点的标高值进行标注,解决梁板斜向标高定位难度大的问题;(2)针对折叠形斜屋面梁板排架搭设高度变化大,标高控制难度大,根据三维模型图纸及标注的标高,进行现场复核计算,在现场框架柱主筋上统一做好1米标高控制线,排架搭设与梁底模安装时,严格控制斜梁板交接处的标高值,解决标高控制的问题;(3)针对折叠形斜屋面梁板存在大量的三角形角部处理,梁与梁、梁与板、板与板的交接拼缝复杂,首先在楼面位置放线,确定梁底模的位置,梁底模定位安装完成并固定后,再确定梁侧模尺寸,配制梁侧模板,以此解决斜屋面梁板折叠角度引起的尺寸偏差与拼缝问题;2)钢筋加工制作及施工(1)针对折叠形斜屋面梁板钢筋的尺寸不统一,长度变化大,模板安装完成后,逐个量取各斜面梁板结构尺寸,并结合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加工制作;(2)由于折叠形斜屋面梁板钢筋安装与绑扎困难,交叉位置钢筋排布集中;在现场对钢筋排布集中的梁柱节点提前勘察和量测,对下料尺寸和长度进行调整,保证各折叠面相交处密集的斜梁板钢筋有序绑扎;(3)倾斜度大于25度角的斜面梁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将顺坡向的梁板钢筋顶部进行固定,锚入柱内的应与柱钢筋固定牢靠,无柱部位与顶部横梁钢筋固定牢靠,有效防止梁板筋下滑、变形。3)折叠斜屋面梁板混凝土浇捣施工(1)针对折叠斜屋面浇筑成型比较困难,尤其是角度较大时,混凝土特别容易下滑,浇筑之前,对现浇混凝土进行级配设计,倾斜度大于25度角时还应进行浇筑试验;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00±20mm,保持较低的流淌性,防止混凝土在斜面模板上下滑导致无法成型;原则上先浇筑倾斜度大的斜面梁板,逐步向倾斜度小的斜屋面延伸;浇筑顺序为:柱→斜梁→斜板;总体浇筑方向为:由低向高,并根据斜面角度从低到高逐段浇捣,角度越大,分段数越多。各段浇捣时,利用混凝土流淌性,从高到低浇捣。(2)屋面四周梁为大截面梁,为防止斜屋面浇筑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对大梁侧模及排架造成冲击、产生位移等危险因素,在屋面四周大梁的2/3高度,留设水平施工缝,首先完成施工缝以下的第一次浇筑,待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组织浇筑大梁的2/3以上的混凝土。二次浇筑间隔时间晚于首次混凝土浇筑的终凝时间即可;施工缝以上部分浇筑前,应对先浇部位湿润,再用混凝土原浆进行接浆处理;(3)针对斜屋面折叠多,折叠处菱角处理难度大,混凝土浇筑之前,在折叠位置焊接折点定位及标高控制钢筋,对各折点控制标高进行拉线,拉线位置即为斜梁板折叠位置,为斜梁板折叠角度及面标高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针对大型折叠斜屋面一次浇筑方量较大,施工难度大,浇筑速度缓慢,商品砼供应速度掌控困难,易形成冷缝;同时连续浇筑后收头工作量过大,通过利用后浇带、增加施工缝对整个屋面分块浇捣施工,减小每次浇捣作业面,有效的解决以上两大难题;施工缝做法、防水处理与后浇带相同,宽度为800mm,并同时封堵,在梁板位置增加附加筋,砼标号增加一级并添加8%的微膨胀剂;面层清理完成后,增加一道防水附加层作为加强层,后续与相邻结构连接整体大面积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1742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台风、防渗漏的金属屋面系统
- 下一篇:锯齿结构屋顶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