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职住对应关系和时空间核聚类的驻点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2579.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景国胜;马小毅;李彩霞;陈先龙;金安;陈嘉超;宋程;刘明敏;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24/08;H04W64/00;G06Q50/30;G06Q10/04;G06F16/9537;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5100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职住对应关系和时空间核聚类的驻点判断方法,按照采样要求获取指定时间段内高频率信号触发、具有时空间关联特征的用户信令数据和用户上网数据,通过两轮职住对应关系和时空核聚类分析,形成较粗粒度具有时空活动特征的时空间驻点集合,对获得的时空间驻点集合进行校验和算法优化,并进行特殊人群活动特征分析,最终形成基于交通小区的OD矩阵出行表,从而为交通规划和交通需求管理提供满足时空出行活动链特征的大数据支撑。本发明结合职住对应关系和时空间核聚类分析各自的优势,最终形成具有时空活动特征的驻点序列,进一步提高了交通出行OD矩阵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应 关系 时空 间核聚类 判断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职住对应关系和时空间核聚类的驻点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采集手机信令数据、上网数据,所述手机信令数据包括用户画像标签属性数据;步骤2:利用步骤1采集到的手机信令数据和上网数据,提取半年内手机触发数据进行职住判断:首先,对半年内常发性的地点进行空间聚类,再根据停留时间间隔在空间聚类点发生的频次进行高频分析,对满足时空间要求的高频点进行职住判断,其中,居住地判断要结合夜晚常发性开关机频次进行频度权重分析判断,就业地判断要结合用户年龄标签进行基于时长的频繁项集居民就业特征判断,获得用户的居住地以及就业地,即得到职住分布特征;步骤3:基于步骤2得到的职住分布特征,进行时空间核聚类分析:首先,将获取到的手机信令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将具有中心聚类特征和时空出行特征的点集,进行基于时空间关联的时空间核聚类分析,从而去除信号漂移点和连续短距离具有中心聚类特征的逗留点,并结合职住分布特征,对于满足职住分布特征的驻点进行标记,而对于不满足职住分布特征的驻点进一步进行时空间聚类分析,进一步判断是否属于驻点,形成具有时空间关联特征的时空间驻点集合序列;步骤4:基于步骤3的时空间驻点集合序列,进行时空间序列的交通三要素判断,进一步判断时空间序列是否属于交通意义上的驻留点,形成交通意义上的时空间驻点集合序列,并通过时空间出行特征,完成对长距离出行短时停留的拐点判定;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交通意义上的时空间驻点集合序列进一步进行步骤3的时空间核聚类分析,并结合土地利用的功能区识别,进一步判断满足时空间出行特征的交通意义上的时空间驻点集合序列是否在时空间具有关联特征,进一步进行时空间核聚类,形成具有时空间出行特征的时空间驻点集合;步骤6:将不同出行特征人群的手机信令数据在地图上打点进行出行特征分类,完成对特征人群出行特征的校验,对步骤5获得的时空间驻点集合进行校验,判断算法是否满足不同出行特征人群数据,如果满足出行特征,则校验合格,否则,进一步优化步骤3和步骤4的时空间出行特征分析算法,并进行特殊人群出行特征分析;步骤7:根据交通小区划分方案,将运营商基站与交通小区进行匹配,将每个出行者的起讫点映射到相应的交通小区上,最终形成基于交通小区的OD矩阵出行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未经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0257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设备定位方法、装置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