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浸共渗铝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636.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浩平;沈圣哲;苏旭平;王建华;吴长军;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12 | 分类号: | C23C2/12;C23C2/02;C23C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浸共渗铝合金的方法,属于热浸共渗铝合金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钢件表面除油除锈、表面助镀、热浸镀铝和惰性气体保护扩散共渗铝合金。本发明的热浸共渗铝合金的方法结合了热浸、渗铝扩散和惰性气体保护工艺,以及多元素协同抗蚀作用,提高了产品质量,能使镀层不易脱落,减少渗层孔洞,降低了扩散退火温度,能有效保护钢材原有的力学性能,降低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浸共渗 铝合金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热浸共渗铝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钢件表面除油除锈:首先将钢件置于NaOH水溶液中,在70~90℃条件下浸泡,水洗,再用HCl,在室温下浸泡,水洗,然后采用丙酮浸泡1~3min,将浸泡后的钢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表面助镀:助镀剂的成分为:K2ZrF6:30g/L,AlF:8g/L,HF:6g/L,KCl:20g/L,KF:10g/L,其余为水,使用上述成分所配制的助镀剂对除油除锈后的钢材基体进行助镀处理,助镀后的钢材基体取出,置于温度80~11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30min;(3)热浸镀铝:将预备的铝合金锭在坩埚内加热到750~850℃熔化,然后将助镀后的钢件进行热浸镀铝;(4)惰性气体保护扩散共渗铝合金:将热浸镀铝后钢件置于扩散退火室中,用氩气反复冲洗三次,充入氩气进行扩散共渗,扩散温度550~700℃,保温时间1~7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926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