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励磁的湿式双磁柱式电磁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8367.2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孟彬;孙明明;赵建涛;阮健;蒲涛;王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7/08 | 分类号: | H01F7/08;H01F7/121;H01F7/128;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电励磁的湿式双磁柱式电磁铁,包括底座、外壳,底座和外壳围合成内腔,衔铁轴穿过底座的中心、衔铁的中心孔、锁紧块的中心孔,衔铁与锁紧块之间以衔铁锁紧螺母连接;衔铁以可相对旋转和轴向移动的方式与衔铁轴连接,衔铁与底座间装有复位弹簧;两个导磁柱上均装有线圈架和控制线圈,密封盖板将内腔分隔为包含轭铁的密封腔和包含衔铁的低压油腔;当两个控制线圈中电流为零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衔铁处于初始位置,即衔铁的最大工作气隙位置此时底座的第一定位面与衔铁接触;当控制线圈中通入电流时,衔铁处于工作位置,即衔铁受电磁力的驱动克服复位弹簧的阻力运动到最小工作气隙位置,此时底座的第二定位面与衔铁接触。 | ||
搜索关键词: | 衔铁 底座 控制线圈 电磁铁 复位弹簧 电励磁 定位面 锁紧块 衔铁轴 中心孔 湿式 双磁 柱式 复位弹簧作用 低压油腔 工作气隙 密封盖板 内腔分隔 锁紧螺母 相对旋转 轴向移动 阻力运动 导磁柱 电磁力 密封腔 围合成 线圈架 零时 内腔 轭铁 穿过 驱动 | ||
【主权项】:
1.基于电激励的湿式双磁柱式电磁铁,包括底座(2)、外壳(12),底座(2)和外壳(12)围合成内腔,其特征在于:衔铁轴(1)穿过底座(2)的中心、衔铁(5)的中心孔、锁紧块(6)的中心孔,衔铁(5)与锁紧块(6)之间以衔铁锁紧螺母(16)连接;衔铁(5)以可相对旋转和轴向移动的方式与衔铁轴(1)连接,衔铁(5)与底座(2)之间装有复位弹簧(3);两个导磁柱(8)上均装有线圈架(13)和控制线圈(9),导磁柱(8)的一端以螺纹的方式固定在底座上,导磁柱(8)的另一端固定在轭铁(10)上,两个导磁柱(8)均穿过密封盖板(14),密封盖板(14)与外壳(12)之间以及密封盖板(14)与两个导磁柱(8)之间均有密封装置,密封盖板(14)将内腔分隔为包含轭铁(10)的密封腔和包含衔铁(5)的低压油腔;衔铁(5)上具有与第一导磁柱(81)配合形成第一磁路气隙的第一弧面(51)、与第二导磁柱(82)配合形成第二磁路气隙的第二弧面(52);当两个控制线圈(9)中电流为零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衔铁(5)处于初始位置,即衔铁(5)的最大工作气隙位置此时底座(2)的第一定位面(21)与衔铁(5)接触;当控制线圈中通入电流时,衔铁(5)处于工作位置,即衔铁(5)受电磁力的驱动克服复位弹簧(3)的阻力运动到最小工作气隙位置,此时底座(2)的第二定位面与衔铁(5)接触;两组线圈(9)通电后产生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轴向磁场,两磁场的上端通过顶部由软磁材料制成的轭铁(10)相串联导通,下端通过同样为软磁材料制成的衔铁(5)相串联导通,形成一个闭合的磁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383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磁共振超导磁体
- 下一篇:一种密封磁性静环径向四极充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