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1957.2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颖;刘梦琦;王博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包括多个亚波长单元,多个亚波长单元间隔排列,形成一维周期性阵列;其中亚波长单元为圆柱形,亚波长单元的半径为56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偏振片工作在可见光波段,能够高效地反射p极化光、透射s极化光。在波长为580nm的可见光波段其极化转化性能最优,其反射比和透射比分别高达24dB和17dB。此外,超表面偏振片对系统的结构尺寸以及实际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晶格缺陷不敏感,表明超表面偏振片可以工作在宏观尺度也可以工作在微纳米尺度下,并且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不严格。同时,在±10°的入射条件下,超表面偏振片的反射比和透射比均能大于10dB,因而本发明偏振片具有一定的入射角度偏差可接受性。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片 亚波长 可见光波段 反射比 极化光 透射比 微纳米尺度 周期性阵列 单元间隔 宏观尺度 晶格缺陷 可接受性 转化性能 不敏感 入射角 极化 波长 透射 反射 入射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亚波长单元,多个所述亚波长单元间隔排列,形成一维周期性阵列;其中所述亚波长单元为圆柱形,所述亚波长单元的半径为56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3195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