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4073.4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白芳;刘颖;吴卫辉;靳永新;程志晖;刘畅;许译天;郑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85;C12R1/385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蛋白质转染中的应用。构建方法是,将铜绿假单胞菌Δ8菌株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谷氨酸消旋酶基因murI删除,从而获得D‑谷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Δ9。其应用是,Δ9菌株无细胞毒性并保留有完好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可将外源蛋白质通过其T3SS高效地注入到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Δ9在缺少D‑谷氨酸的培养环境中无法生长,因此,转染后该菌可通过D‑谷氨酸营养限制自行清除。我们分别利用HeLa细胞和小鼠感染模型阐释了该菌体外和体内应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对于开发安全、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质转染技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减毒 铜绿 假单胞菌 构建 方法 及其 蛋白质 转染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株减毒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绿假单胞菌Δ8菌株基因组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的谷氨酸消旋酶基因murI删除,获得营养缺陷型减毒铜绿假单胞菌菌株Δ9;该菌对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毒性,在不添加外源的D‑谷氨酸时无繁殖能力,能够通过D‑谷氨酸营养缺陷限制抑制细菌的增殖;Δ9菌株的III型分泌系统具有完整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对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质转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2407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球红细菌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木霉厚垣孢子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