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7118.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6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尹魁林;许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沾化区冬枣实业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9/029;A01C21/00;A01G7/06;C05G3/00;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8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特点在于该方法通过土壤选择、控制、幼苗水肥合理培育、定植前后土壤、树苗管理、种植过程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整形整枝等系统的、整体的培植工艺,提高冬枣树幼苗移栽的成活率。合理的水肥管理、枝条管理既可以为冬枣植株提供有针对性的肥料,又促进了植株的对肥料的吸收,长期使用后可以使突然形成良性肥力循环,具有较强的逐年高产、高品的连续性,避免利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壤的自修复功能,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幼苗 冬枣 植株 移栽 化学肥料 肥料 繁育 整枝 病虫害管理 自修复功能 肥水管理 水肥管理 土壤选择 幼苗移栽 冬枣树 水肥 土壤 肥力 整形 枝条 定植 高品 成活率 树苗 培植 高产 管理 吸收 培育 种植 | ||
【主权项】:
1.一种冬枣幼苗的繁育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取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含盐量小于0. 2%、pH值在6‑8、土层厚度在90cm以上的微碱性沙土壤作为种植地,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 2cm,播种间距为 10‑15cm,播种后覆盖地膜,直至出芽;(2)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30‑45cm以下时,每亩施加肥料10kg,所述肥料为磷酸二铵,每30天施肥一次,4‑6天浇水一次;(3)在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45~55cm时,对冬枣株苗摘心,促使砧苗加粗,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者皮下接进行嫁接,待嫁接的接芽长度达到30cm时进行绑扶,以防风刮折断,2‑3天浇水一次;(4)当冬枣株苗的高度长至80‑110cm时,直径超过1cm时进行移栽定植,栽植时,按规划的株行距划线定点,按 1 米见方的栽枝穴,将表土与心土分放,每穴施入有机肥 40 ~ 60 公斤、磷酸二氨 0.5 ~ 1.5 公斤,与表土混匀; 移栽后冬前培20 ~ 30 cm高的土堆,将幼树在清水中浸泡7‑10h,然后定干,给树干绑草把,到春季扒去土堆,树盘覆盖地膜,对栽好的苗木进行喷杀虫药后进行套袋,上下扎口,上扎口离苗顶端5‑8cm,下扎口在苗木根茎部位,抹去袋内嫁接带以下以及砧木上发的芽;(5)土肥水管理 :定植前覆盖 20‑30cm厚的麦草,在冬枣树行间种植植物,一年进行3‑5次收割,并将收割后的植物覆盖在树盘处,每年冬枣采收后开环状沟施入基肥,每株施有机肥 60~ 90 公斤,加入微生物菌基质肥1~2公斤,追肥每年进行 3‑4 次,每年在冬枣树进入休眠期的最后十天内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至地面留水1‑4cm;(6)防治病虫害 :枣树发芽前,全树喷一次 5 度石硫合剂,5 月上、中、下旬各喷 1 次菊酯类农药;(7)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时,对幼龄树主干部位采用重截、刻芽和选留自然萌生枣头的方法培养骨干枝,经过摘心控制生长势,使其转化为结果枝组,骨干枝以外的枣头暂作辅养枝保留利用;夏季修剪时,通过抹芽、疏除过密枣头,调整枝组方向和开张角度,以及枣头摘心调整控制各个新枝的长势和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沾化区冬枣实业总公司,未经滨州市沾化区冬枣实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1711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