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除玉米自毒作用的复合菌剂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3705.9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越;高增贵;姚远;刘限;李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A01C1/06;C12R1/01;C12R1/8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除玉米自毒作用的复合菌剂及应用,其特征是:复合菌剂由伯克霍尔德菌、木霉菌按1:3‑3:1组成;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326,菌株编号为20180101辽CK1,保藏日期为2018年1月29日;本发明采用种子包衣的方法。本发明的复合菌剂为植物内生菌和木霉益生菌的混合菌,在玉米植株的根际定殖能力好并且安全可靠,对连作玉米土壤中的自毒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对玉米植株的抗逆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果实品质;该复合菌剂制备方法简单,配方合理,可以用于玉米连作障碍的治理。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菌剂 保藏 玉米 玉米植株 自毒作用 中国微生物菌种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中心 植物内生菌 促进作用 根际定殖 果实品质 抗逆能力 连作障碍 种子包衣 混合菌 木霉菌 益生菌 连作 降解 菌株 木霉 制备 微生物 应用 配方 土壤 治理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消除玉米自毒作用的复合菌剂及应用,其特征是:复合菌剂由伯克霍尔德菌、木霉菌按1:3‑3:1组成;伯克霍尔德菌在菌液的浓度为1.5‑3.5×107‑8cfu/ml,木霉在菌液中的浓度为1.5‑3.5×107‑8cfu/mL;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5326,菌株编号为20180101辽CK1,保藏日期为2018年1月29日;该菌株的菌落及菌体特征为:该自毒物质降解菌在NA培养基(酵母浸粉1g;牛肉膏3g;蛋白胨5g;蔗糖10g;琼脂18g;蒸馏水1000ml;121℃灭菌30min)上培养48h后菌落成白、圆形、表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直径2~4mm;菌体杆状,丛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芽孢;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为:氧化酶试验阴性或阳性、接触酶试验阴性或阳性、淀粉水解试验阴性、明胶液化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阳性、丙二酸盐利用试验阳性、H2S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阳性、葡萄糖利用试验阳性、蔗糖利用试验阳性、麦芽糖利用试验阴性;培养伯克霍尔德菌菌株的适宜培养基和LB培养基,配方包括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NaCl)10g/L,接种量为培养基重量的2%,发酵温度为28℃,搅拌速度为120rpm,发酵时间为5天,得到菌悬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370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