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7570.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姚蔼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包括按照河道污水处理流程设置的过滤池、混合反应池、生物净化池、第一植被净化湿地、第二植被净化湿地、沉淀池和蓄水池;过滤池内设有过滤隔篮,且分别为一级和二级过滤隔篮,混合反应池外设有絮凝剂投放装置,絮凝剂投放装置与混合反应池相通,混合反应池内设有出渣槽和混合器,生物净化池包括复合微生物曝气增氧器,第一、第二植被净化湿地皆为人工湿地,且皆包括边框和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碎石层、中砂层和细砂层。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河道治理系统处理效率低、且植被净化湿地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而且将混合反应、生物净化和植被湿地净化组合,形成一套低成本、处理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的河道治理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治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1)、混合反应池(2)、生物净化池(3)、第一植被净化湿地(4)、第二植被净化湿地(5)、沉淀池(6)和蓄水池(7);所述过滤池的进水口连接河道的污水管道,所述混合反应池位于所述过滤池的下游,所述生物净化池位于所述混合反应池的下游,所述第一植被净化湿地位于所述生物净化池的下游,所述第二植被净化湿地位于所述第一植被净化湿地的下游,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第二植被净化湿地的下游,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下游;所述过滤池内设有过滤隔篮,所述过滤隔篮包括一级过滤隔篮(11)和二级过滤隔篮(12),所述一级过滤隔篮位于所述二级过滤隔篮的上游,所述一级过滤隔篮的网格的目数小于所述二级过滤隔篮的网格的目数,所述一级过滤隔篮和所述二级过滤隔篮均与所述过滤池可拆卸连接;所述混合反应池外设有絮凝剂投放装置(21),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与所述混合反应池相通,所述混合反应池内设有出渣槽(22)和混合器(23),所述出渣槽位于所述混合反应池的上端,且设有一周,所述混合器位于所述混合反应池的下部,所述污水、来自所述絮凝剂投放装置的絮凝剂和来自溶气罐的溶气水皆从混合器进入混合反应池;所述生物净化池包括复合微生物(31)和曝气增氧器(32),所述曝气增氧器位于所述生物净化池的底部;所述第一植被净化湿地和所述第二植被净化湿地皆为人工湿地,且皆包括边框(41)和位于所述边框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碎石层(42)、中砂层(43)和细砂层(44),所述细砂层的细砂的粒径为0.2‑0.5mm,所述中砂层的中砂的粒径为1‑2mm,所述碎石层为鹅软石层;所述过滤池与所述混合反应池之间、所述混合反应池与所述生物净化池之间、所述生物净化池与所述第一植被净化湿地之间以及所述沉淀池与所述蓄水池之间均设有水泵(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淳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8757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厂的沉淀池
- 下一篇:MBBR池出水口用拦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