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MOLED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2415.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1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川岛进吾;李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33 | 分类号: | G09G3/32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李雯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AMOLED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终端。该AMOLED像素驱动电路采用6T1C结构,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即驱动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扫描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与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相组合,先后对应于一复位阶段、一补偿阶段及一发光阶段,最终使得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及电源正电压均无关,既能够补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又能够补偿电源正电压的压降。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驱动薄膜晶体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控制信号 显示面板 正电压 阈值电压漂移 终端 驱动 补偿电源 补偿阶段 补偿驱动 存储电容 发光阶段 复位阶段 驱动电流 扫描信号 阈值电压 压降 电源 | ||
【主权项】:
1.一种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存储电容(C)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为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g)电性连接第一节点(A1),源极(s)电性连接第二节点(A2),漏极(d)电性连接第三节点(A3);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接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EM2),源极接入电源正电压(VDD),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节点(A2);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接入扫描信号(Scan),源极接入参考电压(Vref),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节点(A4);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接入扫描信号(Scan),源极接入数据信号(Data),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节点(A1);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接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1),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节点(A4),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节点(A1);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接入扫描信号(Scan),源极接入低电压(VI),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节点(A3);所述电容(C)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节点(A4),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节点(A2);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D)的阳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节点(A3),阴极接入电源负电压(VSS);所述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具有复位阶段(B1)、补偿阶段(B2)以及发光阶段(B3);当所述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处于复位阶段(B1)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与第六薄膜晶体管(T6)导通,第五薄膜晶体管(T5)截止;当所述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处于补偿阶段(B2)时,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与第六薄膜晶体管(T6)导通,第二薄膜晶体管(T2)与第五薄膜晶体管(T5)截止;当所述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处于发光阶段(B3)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与第五薄膜晶体管(T5)导通,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与第六薄膜晶体管(T6)截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724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