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外科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27324.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7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金翔凤;罗宜人;崔红;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刀,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外科手术刀,包括刀片、刀片固定杆、移动机构、支撑杆、转动机构、手柄和刀口划线笔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同时切割多个刀口,也可以改变刀片和刀柄的角度,从而满足不同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的习惯,实用性强,带有刀口划线笔,具有多功能性。刀片与刀片固定杆相连接,刀片固定杆与移动机构相连接,移动机构与支撑杆相连接,支撑杆的中间与手柄的顶端间隙连接,支撑杆与转动机构相连接,转动机构与手柄相连接,手柄的底端与刀口划线笔机构相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外科 手术刀 | ||
【主权项】:
1.一种新式外科手术刀,包括刀片(1)、刀片固定杆(2)、移动机构(3)、支撑杆(4)、转动机构(5)、手柄(6)、刀口划线笔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3)包括连接件(3‑1)、L型凸起(3‑2)、L型槽(3‑3)、燕尾槽一(3‑4)、燕尾凸起一(3‑5)、圆柱凸起一(3‑6)、固定压板(3‑7)、定位杆(3‑8)、固定塞(3‑9)、通孔一(3‑10)、T型凸起(3‑11)、T型槽(3‑12)、通孔二(3‑13)、通孔三(3‑14)、盲孔一(3‑15)、通孔四(3‑16)、通孔五(3‑17)和盲孔二(3‑18),刀片固定杆(2)的底端设置有T型凸起(3‑11),支撑杆(4)设置有T型槽(3‑12)、通孔四(3‑16),并且通孔四(3‑16)与T型槽(3‑12)相连通,并且多个通孔四(3‑16)均布在支撑杆(4)上,T型槽(3‑12)与T型凸起(3‑11)相适应,连接件(3‑1)的一端设置有L型凸起(3‑2),刀片固定杆(2)的两端设置有L型槽(3‑3),L型槽(3‑3)与L型凸起(3‑2)相适应,连接件(3‑1)的另一端设置有燕尾凸起一(3‑5),支撑杆(4)的两端设置有燕尾槽一(3‑4),燕尾槽一(3‑4)与燕尾凸起一(3‑5)相适应,固定压板(3‑7)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凸起一(3‑6),燕尾凸起一(3‑5)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五(3‑17),通孔五(3‑17)与圆柱凸起一(3‑6)间隙连接,通孔四(3‑16)与圆柱凸起一(3‑6)间隙连接,T型凸起(3‑11)的两端设置有盲孔一(3‑15),盲孔一(3‑15)与圆柱凸起一(3‑6)相适应;固定塞(3‑9)的一端与支撑杆(4)接触连接,固定塞(3‑9)的另一端与固定压板(3‑7)接触连接,固定塞(3‑9)的顶端与连接件(3‑1)的底端接触连接,固定塞(3‑9)的中间设置有通孔一(3‑10),定位杆(3‑8)与通孔一(3‑10)间隙连接,支撑杆(4)设置有通孔三(3‑14),并且多个通孔三(3‑14)均布在支撑杆(4)上,定位杆(3‑8)与通孔三(3‑14)间隙连接,T型凸起(3‑11)设置有通孔二(3‑13),定位杆(3‑8)与通孔二(3‑13)间隙连接,固定压板(3‑7)的底端设置有盲孔二(3‑18),定位杆(3‑8)的两端与盲孔二(3‑18)相适应;转动机构(5)包括固定条(5‑1)、扣板(5‑2)、圆柱凸起二(5‑3)、燕尾凸起二(5‑4)、燕尾槽二(5‑5)、锥形凸起(5‑6)、锥形盲孔一(5‑7)、轴(5‑8)、固定件(5‑9)、圆柱凸起三(5‑10)、通孔六(5‑11)、通孔七(5‑12)、紧固螺母(5‑13)、锥形盲孔二(5‑14)、H型通孔(5‑15)、H型件(5‑16)、锥形盲孔三(5‑17)、通孔八(5‑18)、螺纹盲孔(5‑19)、螺纹杆(5‑20)和双锥头棒(5‑21),轴(5‑8)与手柄(6)的顶端间隙连接,轴(5‑8)与支撑杆(4)的中间间隙连接,支撑杆(4)的底端设置有通孔六(5‑11),并且多个通孔六(5‑11)均布在支撑杆(4)上,手柄(6)的顶端设置有通孔七(5‑12),固定件(5‑9)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凸起三(5‑10),圆柱凸起三(5‑10)与通孔七(5‑12)间隙连接,圆柱凸起三(5‑10)与通孔六(5‑11)间隙连接,圆柱凸起三(5‑10)设置有燕尾槽二(5‑5),扣板(5‑2)设置有燕尾凸起二(5‑4),燕尾凸起二(5‑4)与燕尾槽二(5‑5)相适应,扣板(5‑2)与手柄(6)的顶端接触连接,固定条(5‑1)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凸起二(5‑3)、锥形凸起(5‑6),圆柱凸起二(5‑3)穿过扣板(5‑2)上的孔,圆柱凸起二(5‑3)插入手柄(6)上的孔,轴(5‑8)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盲孔一(5‑7),锥形凸起(5‑6)与锥形盲孔一(5‑7)相适应;手柄(6)的顶端设置有H型通孔(5‑15)、锥形盲孔三(5‑17),并且H型通孔(5‑15)与锥形盲孔三(5‑17)相连通,H型通孔(5‑15)与H型件(5‑16)间隙连接,H型件(5‑16)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八(5‑18),固定条(5‑1)的底端设置有锥形盲孔二(5‑14),双锥头棒(5‑21)的一端与锥形盲孔二(5‑14)相适应,双锥头棒(5‑21)的另一端与锥形盲孔三(5‑17)相适应,双锥头棒(5‑21)与通孔八(5‑18)间隙连接,H型件(5‑16)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盲孔(5‑19),螺纹杆(5‑20)依次穿过固定件(5‑9)、手柄(6)上的孔,螺纹杆(5‑20)的一端与螺纹盲孔(5‑19)螺纹连接,螺纹杆(5‑20)的另一端与紧固螺母(5‑13)螺纹连接,紧固螺母(5‑13)与固定件(5‑9)接触连接;刀口划线笔机构(7)包括笔帽(7‑1)、按钮(7‑2)、定位压板(7‑3)、伸缩钮(7‑4)、压缩弹簧(7‑5)、燕尾槽三(7‑6)、燕尾凸起三(7‑7)、方形通孔一(7‑8)、固定插件(7‑9)、方形凸起一(7‑10)、方形通孔二(7‑11)、方形通孔三(7‑12)、燕尾凸起四(7‑13)、燕尾槽四(7‑14)、方形盲孔(7‑15)、方形通孔四(7‑16)、固定杆(7‑17)、方形凸起二(7‑18)和刀口划线笔(7‑19),笔帽(7‑1)的两端设置有燕尾凸起三(7‑7)、方形通孔一(7‑8),并且方形通孔一(7‑8)贯穿燕尾凸起三(7‑7),手柄(6)的底端设置有燕尾槽三(7‑6),燕尾槽三(7‑6)与燕尾凸起三(7‑7)相适应,手柄(6)的底端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7‑5)、伸缩钮(7‑4),压缩弹簧(7‑5)的两端与伸缩钮(7‑4)的一端连接连接,伸缩钮(7‑4)的另一端与按钮(7‑2)的一端接触连接,按钮(7‑2)与方形通孔一(7‑8)间隙连接;按钮(7‑2)的另一端设置有方形通孔四(7‑16),固定杆(7‑17)与方形通孔四(7‑16)间隙连接,笔帽(7‑1)的两端设置有方形凸起二(7‑18),方形凸起二(7‑18)的中间设置有方形通孔三(7‑12)、方形通孔二(7‑11),并且方形通孔三(7‑12)与方形通孔二(7‑11)相连通,方形通孔三(7‑12)与固定杆(7‑17)的两端间隙连接,方形凸起二(7‑18)的两端设置有燕尾槽四(7‑14),定位压板(7‑3)的两端设置有燕尾凸起四(7‑13),燕尾凸起四(7‑13)与燕尾槽四(7‑14)相适应,固定杆(7‑17)的两端与定位压板(7‑3)通过槽相适应,固定插件(7‑9)的顶端与定位压板(7‑3)的一端你接触连接,固定插件(7‑9)设置有方形凸起一(7‑10),固定杆(7‑17)的两端设置有方形盲孔(7‑15),方形凸起一(7‑10)与方形通孔二(7‑11)间隙连接,方形凸起一(7‑10)与方形盲孔(7‑15)相适应,手柄(6)的底端与刀口划线笔(7‑19)相连接;刀片(1)与刀片固定杆(2)相连接,刀片固定杆(2)与移动机构(3)相连接,移动机构(3)与支撑杆(4)相连接,支撑杆(4)的中间与手柄(6)的顶端间隙连接,支撑杆(4)与转动机构(5)相连接,转动机构(5)与手柄(6)相连接,手柄(6)的底端与刀口划线笔机构(7)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2732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针刀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模态医学图像信息的靶向穿刺引导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