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稳定域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9498.9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郑侃;董松;廖文和;李志华;孙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稳定域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旋转超声钻削钻头运动学分析,获得静态钻削厚度中轴向进给及超声振动部分的表达式,结合动态钻削厚度建立瞬态钻削厚度模型;其次,采用钻削厚度指数函数法建立动态钻削力关系式;再次,根据非线性周期函数的线性理论,建立该加工方式下横向振颤解析模型;接着通过频域求解法求解以上模型,得到临界钻削深度及对应转速的表达式;最终,使用MATLAB软件编程绘制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稳定性曲线,实现稳定域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超声 横向 稳定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稳定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旋转超声钻削瞬态钻削厚度模型:根据旋转超声钻削钻头运动学特点,将瞬态钻削厚度划分为静态钻削厚度和动态钻削厚度,其中,静态钻削厚度包含轴向进给和超声振动两部分,分别建立轴向进给和超声振动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静态钻削厚度模型,再根据前后刀齿的轨迹差表征动态钻削厚度,最终建立瞬态钻削厚度模型;步骤2、建立动态钻削力模型:通过比较钻削力线性模型与指数模型,选取指数模型建立径向钻削力Fr和轴向钻削力Ft表达式,根据径向与切向钻削力在坐标轴的投影关系,建立x和y向钻削力Fx和Fy模型;步骤3、构建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解析模型:基于指数型动态钻削力模型,采用非线性周期函数线性理论将以上钻削力模型线性化,通过周期函数的傅里叶展开式,对动态钻削力模型化简,得到含有方向矩阵的钻削力模型,将旋转超声钻削系统简化为两自由度的振动系统,将处理后的动态钻削力模型代入,建立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解析模型;步骤4、应用频域解析法求解旋转超声钻削稳定域:首先构建刀具‑工件接触区域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确定刀尖位置的频率响应关系;接着,根据Budak方法建立钻削过程中的再生振颤位移表达式,将该式代入动态钻削力公式得到闭环动态钻削系统的特征方程;最后,通过求解特征方程获得临界切深及相应转速的函数式;步骤5、绘制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稳定性曲线:根据步骤4求解步骤及结果,使用MATLAB软件编程绘制旋转超声钻削横向振颤稳定性曲线,实现稳定域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949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