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艺花叶的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4574.0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安;郭建春;葛立;金秋新;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马工业集团机械锻造厂;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B21D28/1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艺花叶的加工系统,包括落料模具、锻压模具和折弯模具;所述落料模具包括落料上模、落料下模,所述锻压模具包括上模凸模和下模凹模,所述折弯模具包括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铁艺花叶加工系统的加工方法。本发明落料工序、锻压工序和折弯工序均通过模具借用冲床实现一次冲压成型,效率高,大大提高了产量,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低,节约人工成本;折弯模具采用一次装夹定位,定位一致性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多次定位基准不同而导致的折弯错移、工件拉伤、撕裂等现象;叶片对称性高,形态自然,外观整洁,质量高,稳定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叶 加工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铁艺花叶的加工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模具、锻压模具和折弯模具;所述落料模具包括落料上模、落料下模,所述落料上模包括模架上底板(101)、上模上板(102)、上冲头座(104)、上冲头(105)和压料板(111),所述上模上板(102)固定安装在模架上底板(101)下侧;所述上冲头座(104)固定安装在上模上板(102)下侧;所述上冲头(105)固定安装在上冲头座(104)下侧;所述压料板(111)滑动套设在上冲头(105)外,压料板(111)位于上模上板(102)下方,且压料板(111)与上模上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108),第四螺栓(109)依次穿过压料板(111)和第一弹性体(108)并固定连接至上模上板(102);所述落料下模包括定位板(110)、落料凹模(114)、下模下板(115)、模架下底板(117)、推拉移料气缸左固定座(119)、推拉移料气缸(120)、夹料气缸(121)、固定夹盘(126)、活动夹盘(128)、托料滚轮(130)和推拉移料气缸右固定座(131),所述模架下底板(117)上侧安装有导向柱,模架上底板(101)和模架下底板(117)平行间隔设置,且模架上底板(101)位于模架下底板(117)正上方,模架上底板(101)下侧安装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套,且模架上底板(101)和导向套上均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通孔,导向柱的上端插入至导向通孔内,模架上底板(101)通过导向通孔与导向柱的配合滑动安装在导向柱上;所述下模下板(115)固定安装在模架下底板(117)上侧;所述落料凹模(114)固定安装在下模下板(115)上侧,落料凹模(114)与上冲头(105)相配合,以在条料上冲出花叶坯料;所述定位板(110)固定安装在落料凹模(114)上方,定位板(110)共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板(110)平行间隔设置,条料从两个定位板(110)之间穿过;所述下模下板(115)和模架下底板(117)上均开设有落料孔;所述推拉移料气缸左固定座(119)固定安装在下模下板(115)右部,模架下底板(117)右端还设置有延伸支撑板,托料滚轮(130)和推拉移料气缸右固定座(131)均安装在延伸支撑板上,且托料滚轮(130)位于推拉移料气缸左固定座(119)与推拉移料气缸右固定座(131)之间,条料穿过托料滚轮(130)延伸至两个定位板(110)之间,所述推拉移料气缸(120)为双头气缸,推拉移料气缸活塞杆(129)贯穿推拉移料气缸(120),且推拉移料气缸活塞杆(129)左端固定连接至推拉移料气缸左固定座(119),右端固定连接至推拉移料气缸右固定座(131);所述夹料气缸(121)固定安装在推拉移料气缸(120)的缸体上,夹料气缸(121)的夹料气缸活塞杆(124)向下延伸,固定夹盘(126)安装在夹料气缸(121)的缸体下侧,活动夹盘(128)通过活动夹盘调节螺母(127)固定安装在夹料气缸活塞杆(124)下端,固定夹盘(126)和活动夹盘(128)分别位于条料的上方和下方;所述锻压模具包括上模凸模(201)和下模凹模(206),上模凸模(201)下侧设置有凸模凸起(202),下模凹模(206)上侧设置有凹模型腔(204),所述上模凸模(201)和下模凹模(206)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延块(203)和第二外延块(205);所述折弯模具包括折弯上模和折弯下模,所述折弯上模包括上模底板(301)、上定位板(303)、上固定左模块(305)、第一限位块(306)、上浮动中模块(308)、第二弹性体(309)、上固定右模块(311)和上模框(312),所述上定位板(303)固定安装在上模底板(301)下侧;所述上模框(312)固定安装在上定位板(303)下侧;所述上浮动中模块(308)位于上定位板(303)中心下方,第二弹性体(309)设置在上浮动中模块(308)与上定位板(303)之间,上定位板(303)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栓滑动孔,第十螺栓(310)滑动插设在螺栓滑动孔内,且第十螺栓(310)下端穿过第二弹性体(309)固定连接至上浮动中模块(308),所述上模底板(301)上还设置有与螺栓滑动孔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块(306)固定安装在上定位板(303)下侧,且第一限位块(306)位于上定位板(303)和上浮动中模块(308)之间;所述上固定左模块(305)和上固定右模块(311)均固定安装在上定位板(303)下侧,上固定左模块(305)和上固定右模块(311)均位于上模框(312)内侧,且上固定左模块(305)和上固定右模块(311)分别位于上浮动中模块(308)的左右两侧;所述折弯下模包括下模底板(314)、下模定位板(315)、下浮动左模块(317)、第三弹性体(319)、第二限位块(320)、下固定中模块(322)、下浮动右模块(323)、下模框(324)和定位座(328),所述下模定位板(315)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314)上侧;所述下模框(324)固定安装在下模定位板(315)上侧;所述下固定中模块(322)固定安装在下模定位板(315)中心上侧;所述下浮动左模块(317)和下浮动右模块(323)均固定安装在下模定位板(315)上侧,下浮动左模块(317)和下浮动右模块(323)均位于下模框(324)内侧,且下浮动左模块(317)和下浮动右模块(323)分别位于下固定中模块(322)的左右两侧,下浮动左模块(317)与下模定位板(315)之间以及下浮动右模块(323)与下模定位板(315)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体(319),下模定位板(315)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栓滑动孔,螺栓滑动孔共有两个,两个第十六螺栓(318)滑动插设在螺栓滑动孔内,且两个第十六螺栓(318)上端穿过第三弹性体(319)分别固定连接至下浮动左模块(317)和下浮动右模块(323),所述下模底板(314)上还设置有与螺栓滑动孔相配合的通孔;所述下浮动左模块(317)与下模定位板(315)之间以及下浮动右模块(323)与下模定位板(315)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20),第二限位块(320)固定安装在下模定位板(315)上侧;所述定位座(328)固定安装在下模底板(314)上端左侧,且定位座(328)上端安装有定位螺栓(326),定位螺栓(326)上还设置有定位调节螺母(32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马工业集团机械锻造厂;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马工业集团机械锻造厂;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457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