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泥基微裂缝自修复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4280.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3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心亚;李广彦;林杰生;李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0 | 分类号: | C04B24/30;C08G12/12;B01J13/14;B01J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基微裂缝自修复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由囊壁包覆囊芯形成,囊芯主要为修复剂,修复剂为偏铝酸钠、硅酸钠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囊壁的材料为脲醛树脂;其制备方法利用原位聚合法,甲醛溶液和脲在50~70℃,pH8~9下反应生成预聚物;预聚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修复剂,乳化剂与助剂,在50~70℃下搅拌0.5~1.5h,把体系pH酸化至2~4,反应;升温至50~70℃保温1~3h,待冷却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烘干。本发明中的微胶囊当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微裂缝时,囊壁会破损并释放出修复剂,与微裂缝中未水化的水泥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颗粒填充微裂缝,达到微裂缝自修复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微裂缝 微胶囊 修复剂 自修复 囊壁 制备 水泥基 囊芯 冷却 反应生成预聚物 原位聚合法 蒸馏水洗涤 不溶于水 甲醛溶液 颗粒填充 偏铝酸钠 外力作用 脲醛树脂 水化 硅酸钠 乳化剂 硝酸钙 预聚物 包覆 烘干 酸化 保温 破损 混凝土 过滤 并用 释放 水泥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水泥基微裂缝自修复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预聚阶段:将甲醛溶液、脲和水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为8~9,在搅拌、50~70℃温度下反应1~2h,形成脲醛树脂预聚体,冷却至室温;第二步,乳化阶段:把已冷却的脲醛树脂预聚体与修复剂、乳化剂和助剂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在搅拌、50~70℃温度下反应0.5~1.5h,得到乳化液;所述的乳化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司盘60和司盘8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剂为间苯二酚、对苯二酚、丙二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步,酸化阶段:将酸化剂滴加进第二步乳化液中,调节体系pH为2~4,在搅拌、40~60℃温度下反应1~3h,微胶囊囊壁形成;第四步,固化阶段:把第三步得到的体系升温至50~70℃,搅拌下反应1~3h,得到悬浊液,微胶囊的囊壁逐渐固化;第五步,后处理:把第四步所得到的悬浊液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到的滤渣用蒸馏水洗涤后至于烘箱中烘干,得到用于水泥基微裂缝自修复的微胶囊;用于水泥基微裂缝自修复的微胶囊由囊壁包覆囊芯形成,所述的囊芯主要为修复剂,所述修复剂为偏铝酸钠、硅酸钠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囊壁的材料为脲醛树脂;所述的微胶囊为球形,粒径为50‑20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042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