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均值周期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2487.2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川;李丹勇;闫高健;刘磊;牛涵爽;鹿领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S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卫安乐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均值周期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定位方法,其可包括以下步骤:以系统采样周期T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均值 周期 分布式 光纤 振动 传感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均值周期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固有的系统采样周期T0获取两路信号的原始数据,并从初始地址开始分别存入两个原始队列A0、B0中;第二步:基于系统采样周期T0,选取n个均值周期T1,…,Tn,其中相邻两个均值周期满足均值周期关系:Ti=CiTi‑1,其中Ci是相邻周期的倍数关系,i=1,…,n,并且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三步:基于原始队列A0、B0中的原始数据,根据上述均值周期关系,计算各均值周期Ti的两路信号的均值数据,并从初始地址开始分别存入各均值队列Ai、Bi中,其中i=1,…,n;第四步:基于各队列Ai、Bi中的数据,分别从队列Ai、Bi中选择预定长度的数据样本Xi和Yi,从最大周期Tn开始依次减小一直到系统采样周期T0,逐步计算出系统采样周期T0下的相对偏移量;第五步:基于系统采样周期T0下的相对偏移量,计算两路信号的相对延时,并根据相对延时来计算振动事件相对于分布式光纤的起始端的相对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024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