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热纤维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498.8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2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一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40;B32B9/02;B32B23/02;B32B27/30;B32B37/12;B32B37/10;B32B37/06;B32B5/08;D06C27/00;D06M11/38;D06M11/79;D06M13/507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纤维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发热纤维复合面料采用发热腈纶纤维、长绒棉纤维和粘棉纤维混纺成纱线后,在由针织机编织成外层面料,以聚酯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成纱线后,在由针织机编织成里层绒布,利用人体的皮肤呼吸产生的湿气来达到吸湿发热的效果,对外层面料和里层绒布分别经过亲水整理和疏水整理,进一步提高该面料的吸湿发热能力。该面料具有良好的水洗色牢度和优异的抗起毛起球性,是高档保暖内衣和轻薄型保暖家纺面料的极佳原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纤维 复合 面料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发热纤维复合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纤维复合面料包括通过针织圆形纬编机织成的外层面料和通过三线经编机织成的里层绒布,所述外层面料和里层绒布通过粘接连接,所述发热纤维复合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外层面料的制备;a、将外层面料针织所用纱线装在针织机上:外层面料所用纱线采用紧密赛络纺工艺,混纺后的纱线选用筒径30~38英寸、针数18~32针/英寸的单面大圆机织成外层面料;b、对针织好的外层面料进行染整处理:将活性染料加入染缸内,活性染料的加入量为面料重量的1~3%,采用气流染缸在60℃高温下喷雾染色,染色时间12h;c、对染色后的外层面料进行亲水整理:将外层面料浸渍于亲水柔软剂溶液中静置30min;d、对亲水处理后的外层面料进行定型处理:在定型机中进行整理,温度为170~180℃,车速为20~38m/min;e、对定性处理后的外层面料在进行预缩处理:蒸汽给湿、胶毯预缩、温度为150~170℃,时间30s;(2)里层绒布的制备;a、将里层绒布针织所用纱线装在针织机上:选用三线经编机织造成里层绒布;b、对针织后的里层绒布进行染整处理:将分散染料加入到水流染缸内对针织后的里层绒布染色,分散染料的添加量为面料重量的1~3%,采用水流染缸在120~140℃高温下染色,染色时间为4h,浴比为3:1,再将染色后的里层绒布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40~150℃;c、将烘干后的里层绒布进行疏水整理:将经染整处理后的里层绒布放入含有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30min,然后水洗2~3次,再用烘干机在30~40℃温度下将里层绒布烘干,再对里层绒布的表面在常温下喷洒雾状疏水剂,喷洒雾状疏水剂的时间为30s每平方米;d、对疏水整理后的里层绒布进行高温湿定型处理:在定型机中进行高温湿定型整理,温度为180~190℃,车速为20~38m/min;e、对定性处理后的里层绒布再进行磨绒处理:将定型处理后的里层绒布在36辊拉毛机和烫光剪毛联合机上经三次染光,两次剪毛处理;(3)层压处理;用层压机将外层面料与里层绒布复合在一起,采用共聚酰胺热熔胶作为黏合剂,以施胶量为10mg/m2流量,将黏合剂涂覆在里层绒布和/或外层面料上,再将涂胶后的里层绒布与外层面料通过层压机的高温压烫辊将其粘合成一体,涂胶后的里层绒布与外层面料在高温压烫辊下的压烫时间为15~20s,高温压烫辊的压烫温度为1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一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一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14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冷库内墙保温的低温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防滑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