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期胚胎组织的荧光免疫组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3599.2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娟;刘文举;庞训胜;闻爱友;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胚胎组织的荧光免疫组化方法,属于动物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包括胚胎清洗、固定、通透、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及封片。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针对早期胚胎组织,并在常规免疫组化步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调整了组织处理方法和部分使用试剂,改变了操作方式、操作时间。本发明操作步骤简单,能有效解决实验室检验分析中一些技术问题,利于实验室规范操作,弥补了现有试验技术的不全面性,实际应用价值高。 | ||
搜索关键词: | 早期胚胎 组化 荧光免疫 孵育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动物生物技术 常规免疫 试验技术 有效解决 组织处理 全面性 二抗 封片 通透 一抗 去除 胚胎 清洗 封闭 检验 应用 改进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早期胚胎组织的荧光免疫组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配制:4%多聚甲醛,0.5%Triton X‑100,20%聚乙烯吡咯烷酮储存溶液和0.1μg/mL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均用PH范围为7.2‑7.4的0.01mol/L磷酸盐溶液稀释;2)胚胎清洗:在显微镜下,将体外培育的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和16细胞期早期胚胎从培养液中捡出,用38.5℃下预热的加入6‑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3)胚胎固定:用加入6‑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4%的多聚甲醛在室温下固定胚胎1h,然后用预热的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4)通透:用加入6‑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0.5%Triton X‑100室温透化30min,然后用预热的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5)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用加入6‑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配置新鲜的3%H2O2,室温封闭5‑10min,用预热的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6)封闭:滴血清(与二抗同一来源)孵育,37℃封闭30min;7)一抗孵育:轻轻吸除封闭液,加按抗体说明用磷酸缓冲液稀释的一抗覆盖于胚胎中,将其放在湿盒中,4℃过夜;8)二抗孵育:用预热的含6‑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加按抗体说明用磷酸缓冲液稀释的荧光标记二抗,37℃中避光孵育30min;9)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核:二抗孵育后的胚胎用含6‑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取10μL 0.1μg/mL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溶液于胚胎上,室温5min;10)封片:用含6‑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每次5min,95%甘油封片,盖上盖玻片;11)荧光观察: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035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