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乘客运输系统的承载结构的机器人辅助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7011.0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加德纳;理查德·舒茨;托马斯·考卡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描述了一种用于乘客运输系统如自动扶梯的框架结构状承载结构(1)的生产方法,其中将整体生产次序分成至少三个单独的连接步骤,所述连接步骤可以优选地借助彼此配合协调的部分或完全自动化工作的连接站(101、102、103)执行。连接站(101、102、103)中的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31、35、39)和至少一个焊接机器人(33、37、41)以及任选地至少一个操纵机器人(38、313、321)形式的机器和部件。将在各个连接站(101、102、103)中执行的连接步骤在其中使用的部件和机器方面设计成使得能够有效地并且分别与后续的连接站中的后续连接步骤协调地产生中间产品,使得可以将中间产品依次地并且以优化的短生产周期从连接站到连接站转送,以便能够在序列结束时提供完成的、能承载负荷的承载结构(1)。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乘客 运输 系统 承载 结构 机器人 辅助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乘客运输系统的承载结构(1)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承载结构(1)具有框架结构(3),所述框架结构具有分别由彼此连接的承载负荷的框架结构部件(5)组成的下部件、中部件和上部件,其中在所述方法中,按顺序执行至少下列部分自动化或全自动化的方法步骤:在第一连接站(101)处的第一连接步骤,包括‑将框架结构部件(5)保持在保持装置(31)上,并且‑借助于至少一个焊接机器人(33)将框架结构部件(5)分别焊接成框架结构(3)的下部件(21)的侧部(303R、303L)、中部件(17)的侧部(305R、305L)和上部件(19)的侧部(301R、301L);将在第一连接步骤中生产的、下部件(21)的侧部(303R、303L)、中部件(17)的侧部(305R、305L)和上部件(19)的侧部(301R、301L)转交到第二连接站;在第二连接站(102)处的第二连接步骤,包括‑通过与下部件(21)、中部件(17)或上部件(19)的分别相邻布置的侧部(301、303、305)产生定位焊接,将其他框架结构部件(61a、61B、61C)定位焊接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800270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