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9287.8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冯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富锋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5/02 | 分类号: | F28D5/02;F28F9/013;F28F25/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陶品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包括壳体结构、冷水系统和热油系统;壳体结构包括第一筒节、第二筒节、膨胀节、第一封头、第二封头、蒸汽出口和鞍座;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管板、第二油管板、换热管、支撑板和隔板;冷水系统包括进水口、水管板、喷淋管、喷头。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喷淋蒸发器,通过位于蒸发器中间的喷淋管和喷头喷洒冷水,热油从蒸发器的同一端流进和流出,使热油在蒸发器内的换热时间更长,热油的热能利用率更高,冷水通过喷淋与换热管内的热油进行多次热交换,使蒸发器的传热效率更好,传热效果更好。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热油 卧式喷淋 喷头 本实用新型 壳体结构 冷水系统 热油系统 换热管 喷淋管 封头 筒节 油管 热交换 隔板 热能利用率 传热效果 传热效率 蒸汽出口 出油口 进水口 进油口 膨胀节 水管板 同一端 支撑板 鞍座 换热 喷淋 喷洒 流出 | ||
【主权项】:
1.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结构、冷水系统和热油系统;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一筒节、第二筒节、膨胀节、第一封头、第二封头、蒸汽出口和鞍座;所述第一筒节和第二筒节为直径相同的圆筒体,并通过膨胀节连接;第一筒节的一端与膨胀节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筒节的另一端与第一封头密封连接;第二筒节的一端与膨胀节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第二筒节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为椭圆形封头或碟形封头;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一筒节或第二筒节的上方,并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所述鞍座设置为两个,两个鞍座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筒节的下方和第二筒节的下方;所述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管板、第二油管板、换热管、支撑板和隔板;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对称地设置在第二封头处,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与第二封头密封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油管板垂直设置在第一封头与第一筒节的连接处,第二油管板垂直设置在第二封头与第二筒节的连接处,第一油管板和第二油管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适配的换热管孔,且第一油管板上的换热管孔与第二油管板上的换热管孔一一对应,换热管孔与换热管紧密配合,两两相邻的四个换热管孔围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油管板连接,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管板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壳体结构内,并与壳体结构的轴线垂直,支撑板的边缘与第一筒节或第二筒节的内表面适配,各支撑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适配的支撑板孔,且每块支撑板上的支撑板孔一一对应;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二封头与第二油管板之间,并与第二油管板垂直,隔板与第二封头、第二油管板密封连接,所述进油口位于隔板的一侧,出油口位于隔板的另一侧;所述冷水系统包括进水口、水管板、喷淋管、喷头;在第二油管板的圆心处设有进水口孔,进水口孔与进水口适配,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进水口孔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封头与水管连接;所述水管板设置在进水口的一端,第一油管板和水管板上均设有与喷淋管适配的水管孔,且第一油管板上的水管孔与水管板上的水管孔一一对应;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水管板连接并相通,另一端与第一油管板固定连接,在喷淋管上均布有喷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富锋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富锋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7928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