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螳螂的健身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8313.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凌霄;王志全;杨敏;吴继强;曹彦鹏;李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A63B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科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生螳螂的健身自行车,鞍座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架上,鞍座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鞍座,鞍座垫套装在鞍座的上表面,水杯座设置在车架上,刹车片设置在车架上。惯性轮外轮套装在车架的中间,惯性轮内轮连接在惯性轮外轮的内壁上,驱动齿轮轴的转轴的两端与脚轮安装座活动连接,并且驱动齿轮轴的转轴的末端穿出脚轮安装座与脚轮的一端固定连接,脚轮的另一端安装有脚踏板,该仿生螳螂的健身自行车可通过多种运动方式对使用者进行健身锻炼,同时仿生螳螂的健身自行车结构美观,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自行车 车架 脚轮 惯性轮 鞍座 驱动齿轮轴 鞍座支撑 安装座 外轮 转轴 科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顶端安装 活动连接 运动方式 脚踏板 刹车片 上表面 水杯座 穿出 底端 内壁 内轮 美观 健身 锻炼 | ||
【主权项】:
1.一种仿生螳螂的健身自行车,包括把手(1)、手机托架(2)、车架(3)、惯性轮外轮(4)、底座(5)、鞍座(6)、鞍座支撑杆(7)、脚踏板(8)、脚轮(9)、惯性轮内轮(10)、把手支撑杆(11)、水杯座(12)、刹车片(13)、鞍座垫(14)和驱动齿轮轴(15),其特征在于:车架(3)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脚轮安装座(3‑1);惯性轮内轮(10)上设置有从动齿(10‑1)和滚珠(10‑2),惯性轮内轮(10)的内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从动齿(10‑1),惯性轮内轮(10)中间的内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滚珠(10‑2);驱动齿轮轴(15)外壁的前后两侧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主动齿(15‑1),主动齿(15‑1)设置有两排,两排主动齿(15‑1)之间设置有缺槽(15‑2);底座(5)固定连接在车架(3)的底端,把手支撑杆(11)的底端与车架(3)之间铰接连接,把手支撑杆(11)的顶端安装有把手(1),并且把手支撑杆(11)的顶部设置有手机托架(2);鞍座支撑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架(3)上,鞍座支撑杆(7)的顶端安装有鞍座(6),鞍座垫(14)套装在鞍座(6)的上表面,水杯座(12)设置在车架(3)上,刹车片(13)设置在车架(3)上;惯性轮外轮(4)套装在车架(3)的中间,惯性轮内轮(10)连接在惯性轮外轮(4)的内壁上,驱动齿轮轴(15)的转轴的两端与脚轮安装座(3‑1)活动连接,并且驱动齿轮轴(15)的转轴的末端穿出脚轮安装座(3‑1)与脚轮(9)的一端固定连接,脚轮(9)的另一端安装有脚踏板(8);从动齿(10‑1)与主动齿(15‑1)相啮合,滚珠(10‑2)设置在两排主动齿(15‑1)之间的缺槽(15‑2)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城市学院,未经兰州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7831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