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供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5966.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晖;董世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印校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邢若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供墨系统。该自动供墨系统包第一供墨单元、第二供墨单元、第三供墨单元和第四供墨单元;第一供墨单元、第二供墨单元、第三供墨单元和第四供墨单元均包括储墨桶、油墨泵和升降机构;储墨桶内设有压板;油墨泵固定连接于压板上;第一供墨单元、第二供墨单元、第三供墨单元和第四供墨单元中的油墨泵的出墨口分别通过输墨管与印刷机上设置的第一放料装置、第二放料装置、第三放料装置和第四放料装置连通;升降机构包括设有第一气缸的第一立柱和设有第二气缸的第二立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端与压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印刷机进行多种不同颜色的油墨的自动供给。 | ||
搜索关键词: | 供墨单元 放料装置 气缸 自动供墨系统 油墨泵 压板 本实用新型 升降机构 储墨桶 升降杆 横梁 立柱 自动供给 出墨口 输墨管 印刷机 底端 连通 油墨 印刷 | ||
【主权项】:
1.自动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墨单元(1)、第二供墨单元(2)、第三供墨单元(3)和第四供墨单元(4);所述第一供墨单元(1)、第二供墨单元(2)、第三供墨单元(3)和第四供墨单元(4)均包括储墨桶(5)、油墨泵(6)和升降机构(7);所述第一供墨单元(1)、第二供墨单元(2)、第三供墨单元(3)和第四供墨单元(4)的储墨桶(5)中放置的油墨的颜色各不相同;所述储墨桶(5)内设有压板(51),所述压板(51)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储墨桶(5)的内径,所述压板(51)能够沿着所述储墨桶(5)的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油墨泵(6)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51)上,所述油墨泵(6)的进墨口(61)穿过所述压板(51),所述进墨口(61)能够通过输墨管(8)与所述储墨桶(5)连通;印刷机上设有第一放料装置(91)、第二放料装置(92)、第三放料装置(93)和第四放料装置(94);所述第一供墨单元(1)中的油墨泵(6)的出墨口(62)能够通过输墨管(8)与所述第一放料装置(91)连通;所述第二供墨单元(2)中的油墨泵(6)的出墨口(62)能够通过输墨管(8)与所述第二放料装置(92)连通;所述第三供墨单元(3)中的油墨泵(6)的出墨口(62)能够通过输墨管(8)与所述第三放料装置(93)连通;所述第四供墨单元(4)中的油墨泵(6)的出墨口(62)能够通过输墨管(8)与所述第四放料装置(94)连通;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柱(71)和第二立柱(72),所述第一立柱(71)上设有第一气缸(73),所述第二立柱(72)上设有第二气缸(74),所述第一气缸(73)和所述第二气缸(74)之间设有横梁(75);所述横梁(7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73)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梁(7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74)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梁(75)上设有一对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升降杆(76),所述升降杆(76)位于所述第一气缸(73)和所述第二气缸(74)之间,所述升降杆(76)的底端与所述压板(51)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印校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印校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559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进行加墨的墨水瓶及加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打印耗材的再生芯片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