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腔镜戳孔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1708.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1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生;杨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精和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4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安全腔镜戳孔缝合器,包括操作杆、左外壳体、右外壳体和开合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体内侧设置有半通腔,所述右外壳体上部设置有操作杆通孔和耳环片B,操作杆通孔上端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槽,耳环片B上设置有按压件和设置在按压件上的按压头,右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半通腔,左外壳体与右外壳体进行卡合连接并在卡合连接处设置有一对针线通道;操作杆包括本体和本体顶端上的拉环,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按压件通孔和弹性触头;所述开合摆件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不贯穿的弧形凹槽、连接圆孔和斜导孔,开合摆件将右外壳体上的固定轴穿入开合摆件上的连接圆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回弹功能,支持预先将缝合线埋入体内,操作简便,结构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右外壳体 操作杆 摆件 开合 左外壳体 按压件 通孔 卡合连接 连接圆孔 安全腔 缝合器 耳环 通腔 自动回弹功能 本实用新型 弹性触头 弧形凹槽 依次设置 针线通道 按压头 缝合线 固定轴 卡扣槽 上端 穿入 导孔 拉环 埋入 内壁 体内 贯穿 | ||
【主权项】:
1.一种安全腔镜戳孔缝合器,包括操作杆、左外壳体、右外壳体和开合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体内侧设置有半通腔,所述右外壳体上部设置有操作杆通孔和耳环片B,操作杆通孔上端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扣槽,耳环片B上设置有按压件和设置在按压件上的按压头,右外壳体的末端还设置有固定轴,右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半通腔,左外壳体与右外壳体进行卡合连接并在卡合连接处设置有一对针线通道;操作杆插入操作杆通孔后将操作杆设置在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的半通腔内,操作杆包括本体和本体顶端上的拉环,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按压件通孔和弹性触头,弹性触头设置在按压件通孔的一侧并将弹性触头的端部露出在右外壳体上的弹性触头孔,右外壳体上的按压件按压弹性触头后将弹性触头缩回右外壳体体内,操作杆的操作杆下部设置有弹簧,下部的末端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凸头;所述开合摆件设置有连接圆孔、斜导孔和不贯穿的弧形凹槽,开合摆件通过将右外壳体上的固定轴穿入开合摆件上的连接圆孔,操作杆上的两个连接凸头分别嵌入在开合摆件上的两个斜导孔上,从而将开合摆件左右各一个地设置在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的下方,开合摆件可以绕着固定轴进行左右摆动,将开合摆件进行打开或闭合;按压件将弹性触头按压回通腔内后,操作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往上弹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操作杆卡合在右外壳体上部的内壁的卡扣槽上,并使得连接凸头沿着开合摆件的斜导孔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开合摆件进行闭合,向下推动操作杆使得操作杆沿着通腔向下运动,操作杆推动开合摆件进行打开,弹性触头跟随着向下运动并当弹性触头的端部露出在右外壳体上的弹性触头孔上时,开合摆件完全打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精和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精和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517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