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防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1311.5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盾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3/16;F24F11/89;F24F13/28;F24F11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室、扩散室、烟雾检测管、滤尘室、过滤吸收器、抽风装置以及人防地下室,集气室设置有通风口,烟雾检测管设置有烟雾检测装置和第一控制阀,烟雾检测管连接有位于烟雾检测装置和第一控制阀之间的烟雾排出管,烟雾排出管的入口端与烟雾检测管连通,出口端与外界连通,烟雾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风机,抽风装置的进风口与过滤吸收器相连通,抽风装置的出风口与人防地下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气流烟雾浓度超过滤尘室过滤负荷时使气流向外界流动,避免气流中的烟尘在未充分过滤的情况下排入人防地下室,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1 | ||
搜索关键词: | 人防 烟雾检测 烟雾 抽风装置 控制阀 排出管 地下室 烟雾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过滤吸收器 通风系统 集气室 滤尘室 过滤 技术方案要点 通风口 生命安全 外界连通 依次连通 出风口 出口端 管连接 进风口 扩散室 入口端 风机 连通 烟尘 流动 | ||
【主权项】:
1.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集气室(1)、扩散室(2)、烟雾检测管(3)、滤尘室(4)、过滤吸收器(5)、抽风装置(6)以及人防地下室(7),所述集气室(1)设置有与室外相连通的通风口(11),所述烟雾检测管(3)设置有沿烟雾检测管(3)的入口端至出口端方向依次分布的烟雾检测装置(31)和第一控制阀(32),所述烟雾检测管(3)连接有位于烟雾检测装置(31)和第一控制阀(32)之间的烟雾排出管(33),所述烟雾排出管(33)的入口端与烟雾检测管(3)连通,所述烟雾排出管(33)的出口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烟雾排出管(3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31)和风机(332),所述抽风装置(6)的进风口与过滤吸收器(5)相连通,所述抽风装置(6)的出风口与人防地下室(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检测装置(31)包括烟雾传感器(311)、控制器(312)以及指示灯组(313),所述烟雾传感器(311)设置在烟雾检测管(3)内,所述烟雾传感器(311)与控制器(312)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指示灯组(313)与控制器(31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32)和第二控制阀(331)均为电动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32)和第二控制阀(331)分别与控制器(31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组(313)包括第一指示灯(3131)和第二指示灯(3132),所述第一指示灯(3131)和第二指示灯(3132)分别与控制器(312)的输出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3131)为绿灯,所述第二指示灯(3132)为红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吸收器(5)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热压塑料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地下室(7)与抽风装置(6)的进风口之间连通有回风管(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盾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盾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6213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