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式多充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6563.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源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4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架式多充移动电源,包括底盒、上盒盖和下盒盖,底盒与两盒盖内部形成三个容置腔;底盒侧面有朝外布置的蓄电接口、第一放电接口、电源开关、指示灯,均与电池进行电连接,有朝向内部的第二放电接口和第三放电接口,上盒盖上有可以转动的接头夹和支杆;一根数据线一端插入第二放电接口,另一端接头置于接头夹内;另外有一根充电线接入第三放电接口,另一端与活动的磁力无线充电模块连接。上述结构可以对一部以上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充电,以及对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可在充电同时起到手机支架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接口 充电 移动电源 上盒盖 支架式 底盒 指示灯 无线充电模块 无线充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 底盒侧面 电源开关 盒盖内部 手机支架 智能手机 磁力 充电线 电连接 根数据 接头夹 容置腔 下盒盖 朝外 蓄电 支杆 转动 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支架式多充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有底盒(1)、上盒盖(2)和下盒盖(3);上盒盖(2)在底盒(1)部分处上方,下盒盖(3)位于底盒(1)的下方,内部形成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和第三容置腔(13);第一容置腔(11)的上方为上盒盖(2),下方及侧面为底盒(1)的部分;第二容置腔(12)的上方为上盒盖(2),下方为下盒盖(3),侧面为底盒(1)的部分;第三容置腔(13)的上方及侧面为底盒(1)的部分,下方为下盒盖(3);第一容置腔(11)内有电池;第一容置腔(11)一侧的底盒(1)的外侧面有朝向外布置的电源开关(111)、指示灯(112)、蓄电接口(113)和第一放电接口(114),均与电池进行电连接;第一容置腔(11)内有朝向内的第二放电接口(115)和第三放电接口(116),两接口与电池进行电连接;第二容置腔(12)处的上盒盖(2)上有第一缺口(121),第一缺口(121)两侧各有一个第一旋转座(123),第一旋转座(123)上有第一圆孔(1231);有接头夹(122),接头夹(122)呈不封闭筒状,其两侧各有一个旋转轴柱(1221),旋转轴柱(1221)在第一圆孔(1231)中,实现接头夹(122)在第一旋转座(123)上转动;上盒盖(2)上表面的一对相邻边处有向内凹陷的支杆槽(124),其一端处有第二圆孔(1244),对应第二圆孔(1244)的上盒盖(2)位于第二容置腔(12)内部处有第二旋转座(126);有支杆(125),支杆(125)通过第二圆孔(1244)插入到第二旋转座(126)中,支杆(125)可以绕第二旋转座(126)转动;第三容置腔(13)处的上方的底盒(1)的上表面处有第二缺口(131),第二缺口(131)处有一个与之形状对应的磁力无线充电模块(132),第二缺口(131)边缘处位于第三容置腔(13)内部有第三旋转座(133);磁力无线充电模块(132)与第三旋转座(133)连接,并可绕第三旋转座(133)转动,磁力无线充电模块(132)与充电线连接,充电线另一端插入第三放电接口(1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源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源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5765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移动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