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位机仿生身体保护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7469.6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征文 |
主分类号: | A61G7/10 | 分类号: | A61G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池+空气的模式作为动力,以气囊为仿生材料,利用空气气囊所形成的柔韧性、可塑性膨胀体,对躯体实施除四肢外的全方位的保护性包裹固定,并模仿人体双臂功能实施抱、托、背等仿生意义上的动作和行为,实施移动和横向或纵向的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与传统移位机接驳,替代传统移位机身体保护固定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机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身体保护 柔韧性 仿生材料 功能实施 空气气囊 人体双臂 姿态调整 膨胀体 可塑性 气囊 接驳 躯体 模仿 电池 替代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移位机仿生身体保护固定装置,包括微型气泵,储气罐,蓄电池及电、气控制零部件;其特征在于以电池和空气为动力,以气囊为仿生器材;机械结构为弧形主体框架(1)系身体前胸部大小的内弧形框架结构,弧形主体框架(1)内侧弧面与躯体胸部吻合;弧形主体框架(1)外侧为可以伸缩的颈部气囊支架(8),颈部气囊支架(8)上方为颈部气囊(7),颈部气囊(7)内置支撑物片;弧形主体框架(1)两侧为侧翼保护框架(5),侧翼保护框架(5)为内弧矩形结构,内侧一面为背部气囊臂(6)或腰部气囊臂(51)和臀部气囊臂(52)双气囊臂结构,上部内侧安装腋窝部气囊(14);侧翼保护框架(5)夹层内置安全插板(17),安全插板(17)与背部气囊臂(6)粘接并随背部气囊臂(6)膨胀拉出,安全插板(17)里侧有拉簧(16),作用于安全插板(17)在背部气囊臂(6)放气后退回原位;背部气囊臂(6)、腋窝部气囊(14)与充、放气电磁阀并联连接并受充、放气电磁阀调控;侧翼保护框架(5)另一侧与固定轴套(3)、侧翼枢轴(4)、侧翼电机(2)连接,由侧翼电机(2)带动侧翼保护框架(5)旋转;弧形主体框架(1)下部居中为T托枢轴(12),T托枢轴(12)安装有T托减速电机(11)并于T托连接臂(21)的铰接;T托连接臂(21)能够以T托枢轴(12)为轴心实施转动或定位;T托连接臂(21)安装有躯体移动辅助器(41);T托连接臂(21)内置或套接臀部气囊框架(22),臀部气囊框架(22)为“┻”形结构,底部两侧为与臀部大小的臀部托板(24)和臀部气囊(25),臀部托板(24)可以上下各90度折叠;弧形主体框架(1)居中部为多功能接驳器(9),多功能接驳器(9)为凹形槽组合件(33)与主框架固定板(36)铰接,铰接部为纵向旋转枢轴(35);凹形槽组合件(33)安装的内啮合减速电机(34)的齿轮与固定在弧形主体框架(1)上的内啮合半圆齿轮(31)齿合,作用于弧形主体框架(1)纵向调整;凹形槽组合件(33)上部安装有横向旋转电机(32),作用于弧形主体框架(1)的横向调整;弧形主体框架(1)外侧安装有电气元件控制盘(15),作用于调控随机电动、气动零部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征文,未经许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49746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防护型布朗氏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天轨移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