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8953.9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3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王联长;蒲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56;H01H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基座、磁路系统、衔铁和底罩,所述的底罩包括中部具有安装腔的壳体,在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走线槽,所述的磁路系统安装在安装腔内,所述的基座的一侧安装在底罩的顶部并将磁路系统和安装腔遮盖,在基座的另一侧上安装有静簧座,所述的静簧座与继电器的接触桥相对设置,在磁路系统上安装有线圈,所述线圈通过导线引出,所述的导线通过走线槽与设置在底罩的侧壁上的接线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静簧座和接线部分别设置在基座和底罩上,使得强电负载回路与弱电控制电路之间具有较大的爬电距离,通过在底罩内设置走线槽使得线圈引出的导线内置,从而避免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线挂断的现象。 1 | ||
搜索关键词: | 底罩 磁路系统 安装腔 走线槽 静簧 直流继电器 接线部 继电器 弱电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负载回路 爬电距离 相对设置 接触桥 侧壁 挂断 壳体 内壁 内置 强电 衔铁 遮盖 运输 | ||
【主权项】:
1.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基座(1)、磁路系统(2)、衔铁(3)和底罩(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罩(12)包括中部具有安装腔(122)的壳体(121),在安装腔(122)的内壁上设有走线槽(125),所述的磁路系统(2)安装在安装腔(122)内,所述的基座(1)的一侧安装在底罩(12)的顶部并将磁路系统(2)和安装腔(122)遮盖,在基座(1)的另一侧上安装有静簧座(5),所述的静簧座(5)与继电器的接触桥(4)相对设置,所述的衔铁(3)穿过磁路系统(2)和基座(1)与接触桥(4)连接,带动接触桥(4)运动实现接触桥(4)与静簧座(5)的接触或断开;
在磁路系统(2)上安装有线圈(6),所述线圈(6)通过导线(7)引出,所述的导线(7)通过走线槽(125)与设置在底罩(12)的侧壁上的接线部(8)相连接,所述的接线部(8)用于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压簧(9)、超程压簧(10)和罩壳(11),所述衔铁(3)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磁路系统(2)的轴孔(23)内,所述的主压簧(9)套装在衔铁(3)上并与轴孔(23)相对设置,衔铁(3)的另一端穿过基座(1)并通过接触桥(4)的固定孔(44)与接触桥(4)相连接,所述的超程压簧(10)套装在衔铁(3)上并与接触桥(4)相对设置,所述的罩壳(11)安装在基座(1)上并将接触桥(4)与静簧座(5)的静触头(51)遮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部(8)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接线片(81)和第二接线片(82),在底罩(12)的侧壁上设有与底罩(12)的侧壁间隔设置的限位板(126),所述的第一接线片(81)和第二接线片(82)通过弯曲变形与限位板(126)和底罩(12)侧壁形成的空隙相配合使得第一接线片(81)和第二接线片(82)限位在限位板(126)与底罩(12)的侧壁之间并平行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接线片(81)和第二接线片(82)的中部均设有一个开孔,在每个开孔内均设有弹性片(84),所述弹性片(84)的一端与该开孔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突出设置,所述的导 线(7)与第一接线片(81)、第二接线片(82)的弹性片(84)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线槽(125)位于安装腔(122)的开口端处并沿安装腔(122)呈环形设置,在走线槽(125)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在底罩(12)两侧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托板(123),所述的托板(123)与基座(1)的底部和基座(1)的接线螺栓(101)的底部相对设置,在托板(123)靠近底罩(12)的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五安装孔(124),所述的第五安装孔(124)与基座(1)的螺钉(102)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基座(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静簧座(5),所述的接触桥(4)通过衔铁(3)设置在两个静簧座(5)间隙的上方,所述的静簧座(5)包括两个静触头(51)和第二安装孔(55),所述的第二安装孔(55)和两个静触头(51)分别设置在静簧座(5)的两侧,基座(1)的接线螺栓(101)通过第二安装孔(55)安装在静簧座(5)上并与静簧座(5)相连接,两个静触头(51)间隔设置从而形成了第二缺口(53),所述的第二缺口(53)与基座(1)的第四安装孔(104)相对设置并将第四安装孔(104)露出,在每个静触头(51)上分别设有与接触桥(4)的动触点(42)对应设置的静触点(52),在第二缺口(53)与第二安装孔(55)之间设有第一安装孔(54),基座(1)的螺钉(102)通过第一安装孔(54)穿过静簧座(5)和基座(1)与底罩(12)相连接从而将两个静簧座(5)固定在基座(1)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基座(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静簧座(5),所述的接触桥(4)通过衔铁(3)设置在两个静簧座(5)间隙的上方,所述的基座(1)包括两个接线螺栓(101)、两个螺钉(102)、中心孔(103)和两个第四安装孔(104),所述的中心孔(103)设置在基座(1)的中部并且衔铁(3)通过中心孔(103)穿过基座(1)与接触桥(4)相连接,两个第四安装孔(104)分别设置在中心孔(103)的两侧用于安装继电器的罩壳(11),两个静簧座(5)分别对称间隔设置在两个第四安装孔(104)的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桥(4) 为工字形结构,包括位于四角的四个接触头(41)、以及分设在两端的两个第一缺口(43),每个接触头(41)上分别设有动触点(42),四个接触头(41)分别与两个静簧座(5)上的四个静触头(51)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每个动触点(42)与静触点(5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一缺口(43)与第四安装孔(104)相对设置并将第四安装孔(104)露出,并且接触桥(4)的固定孔(44)设置在接触桥(4)的中部并与衔铁(3)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路系统(2)包括安装板(21)、支架座(22)和固定轴,所述的安装板(21)安装在支架座(22)上并与基座(1)相对设置,所述的固定轴安装在支架座(22)内并在安装板(21)上开有轴孔(23),所述的线圈(6)绕制在固定轴上并且线圈(6)的始端和末端的导线(7)分别从支架座(22)的两侧引出。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3)包括第一阶梯轴(31)、第二阶梯轴(32)和环形凸台(33),所述的第一阶梯轴(31)与第二阶梯轴(32)首尾相接,所述第二阶梯轴(32)位于磁路系统(2)的固定轴内并固定安装在支架座(22)的底部,第一阶梯轴(31)通过基座(1)的中心孔(103)穿过基座(1),所述的接触桥(4)和超程压簧(10)通过轴套依次安装在第一阶梯轴(31)的端部,所述的环形凸台(33)套接在第一阶梯轴(31)与第二阶梯轴(32)的连接处并突出轴孔(23)与基座(1)的底部相对设置,所述的主压簧(9)套装在第二阶梯轴(32)上,并且主压簧(9)的一端位于环形凸台(33)内并与环形凸台(33)的内壁相抵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19895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