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7177.2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06 | 分类号: | E05B81/06;E05B81/34;E05B81/90;E05B8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包括锁体组件和执行器组件。所述执行器组件含有一个马达,与马达轴连接的蜗杆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蜗轮,蜗轮的旋转运动可以带动锁体组件的棘爪释放杆,从而带动棘爪的旋转运动,实现电动解锁,解锁后如锁体的锁舌如果没有达到解锁的位置,棘爪释放杆弹簧将限位在锁舌的凸起特征上,不会导致棘爪重新回到上锁位置,直到锁舌离开上锁的位置后,棘爪限位在锁舌上实现完全解锁。在整车未上电或者电源匮乏时,可使用手动解锁功能解锁。同时,该门锁还能输出门锁状态的电信号,该电信号由门锁锁体的棘爪探测,只有门锁完全上锁后才翻转,增强了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棘爪 解锁 锁舌 执行器组件 电动开启 锁体组件 背门锁 门锁 上锁 蜗轮 限位 马达 本实用新型 释放杆弹簧 电动解锁 动力传递 门锁锁体 门锁状态 上锁位置 手动解锁 凸起特征 马达轴 释放杆 翻转 上电 锁体 蜗杆 整车 汽车 电源 探测 输出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电动开启背门锁,包括锁体组件和执行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锁体壳体(101)、锁舌铆钉(102)、锁舌(103)、底板(104)、棘爪(105)、棘爪铆钉(106)、棘爪释放杆(107)、棘爪开关拉杆(108)、棘爪压簧(109)、锁舌扭簧(110)、棘爪扭簧(111)、棘爪释放件扭簧(112)和锁扣缓冲块(113);所述棘爪铆钉(106)的一端铆接在所述底板(104)上,所述棘爪铆钉(10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锁体壳体(101)、棘爪释放件扭簧(112)、棘爪释放杆(107)、棘爪扭簧(111)、棘爪(105)和棘爪开关拉杆(108),所述棘爪释放杆(107)上套设有所述棘爪扭簧(111),所述棘爪扭簧(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105)和所述锁体壳体(101)配合连接,所述棘爪释放杆(107)上设有第一凸起特征与第二凸起特征,所述第一凸起特征与所述棘爪开关拉杆(108)接触,所述第二凸起特征与所述执行器组件接触;所述锁舌铆钉(102)的一端铆接在所述底板(104)上,所述锁舌铆钉(10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锁体壳体(101)、所述锁舌扭簧(110)和所述锁舌(103),所述锁舌(103)上套设有所述锁舌扭簧(110),所述锁舌扭簧(1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体壳体(101)和所述锁舌(103)配合连接,所述棘爪开关拉杆(108)上设有第一凸起特征与第二凸起特征,第一凸起特征与执行器组件的开关接触,第二凸起特征与棘爪压簧(109)接触;所述执行器组件包括锁体壳体(101)、电器组件(201)、执行器盖板(202)、蜗轮(203)、电机(204)、蜗杆(205)、手动开启连杆(206)、棘爪开关(207)和连接螺钉(208);所述锁体壳体(101)与所述执行器盖板(202)通过卡扣连接并且用连接螺钉(208)加固,所述执行器盖板(202)内装配有电器组件(201)、棘爪开关(207)和电机(204),所述电器组件(201)与棘爪开关(207)连接,所述电机(204)端子与门锁接插件连接,所述电机(204)的输出轴连接有所述蜗杆(205),所述蜗杆(205)传动连接有所述蜗轮(203),所述蜗轮(20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蜗杆(205)啮合的齿形,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棘爪(105)配合的凸起特征,所述蜗轮(203)的中心固定在锁体壳体(101)和执行器盖板(202)中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0471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码锁伞
- 下一篇:凸轮式汽车门锁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