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蚯蚓堆肥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1800.8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伟;乔艳云;邱杰;钟子楠;潘宇;任广萌;李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体化蚯蚓堆肥反应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蚯蚓反应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蚯蚓生物反应器功能单一以及预发酵和蚯蚓处理需要分步单独进行而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蚯蚓堆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箱体、第一卸料板、第二卸料板、底座支撑柱、斜板、收集槽、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喷头、风扇、底层冲孔筛板、电热丝、布气管、风机、保温层和顶层盖板,所述布气管由布气主管道、第一多孔布气支管和第二多孔布气支管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由预发酵单元、贮存单元和蚯蚓处理单元三单元组成,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实现了有机垃圾的预处理及蚯蚓转化全过程,实现多功能一体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蚯蚓 堆肥 反应器 | ||
【主权项】:
一种一体化蚯蚓堆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一种一体化蚯蚓堆肥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箱体、第一卸料板(2)、第二卸料板(3)、底座支撑柱(5)、斜板(6)、收集槽(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喷头(11)、风扇(12)、底层冲孔筛板(13)、电热丝(14)、布气管、风机(16)、保温层(17)和顶层盖板(18);所述反应器箱体由顶层盖板(18)、箱壁(1)和底层冲孔筛板(13)组成;所述反应器箱体被第一卸料板(2)和第二卸料板(3)分隔成三个单元,由上至下依次为预发酵单元、贮存单元和蚯蚓处理单元,有机垃圾堆放在预发酵单元中形成料堆;在预发酵单元和贮存单元的箱壁(1)上设置保温层(17);所述第一卸料板(2)由两块单板组成,两块单板对接时形成承载料堆的底板,两块单板分离时形成下料通道;所述第一卸料板(2)和第二卸料板(3)的结构相同;所述反应器箱体由底座支撑柱(5)支撑;所述斜板(6)设置在底层冲孔筛板(13)下方,一端与箱壁(1)相连,另一端与收集槽(7)相连;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预发酵单元的箱壁(1)上且位于料堆内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喷头(11)和风扇(12)均设置在蚯蚓处理单元的箱壁(1)上,且第二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位于料堆内部;所述电热丝(14)铺设在底层冲孔筛板(13)上;所述布气管由布气主管道(15‑1)、第一多孔布气支管(15‑2)和第二多孔布气支管(15‑3)组成,第一多孔布气支管(15‑2)和第二多孔布气支管(15‑3)分别与布气管由布气主管道(15‑1)相连通;所述第一多孔布气支管(15‑2)穿过箱壁(1)进入预发酵单元且位于料堆内部;并且位于预发酵单元内部的支管上设置有布气孔;所述第二多孔布气支管(15‑3)穿过箱壁(1)进入贮存单元且位于料堆内部;并且位于贮存单元内部的支管上设置有布气孔;所述布气主管道(15‑1)与风机(16)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91180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呐器件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介质孔中雷达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