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多功能接收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1069.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梁思懿;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多功能接收井,设置在生物滞留带处,雨水多功能接收井包括筒形本体,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筒形本体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有渗水孔;地块雨水收集管,一端与待收集地块的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筒形本体连接,沿待收集地块的管路朝向筒形本体方向,地块雨水收集管逐渐向下倾斜;拦污组件,能拆卸地设置在筒形本体内;格栅篦子,设置在筒形本体的上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筒形本体的侧壁和底壁均开渗水孔,使筒形本体具有渗透功能,最大程度减少雨后积水,防止滋生蚊蝇。同时可以有效转输无法重力自流进入生物滞留带的地块雨水(市政道路路侧的地块雨水井处的雨水),能增大生物滞留带的收水面积,减少外排雨水量。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多功能 接收 | ||
【主权项】:
一种雨水多功能接收井,设置在生物滞留带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多功能接收井包括:筒形本体(10),上端开口且下端封闭,筒形本体(10)的侧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有渗水孔(11);地块雨水收集管(20),一端与待收集地块的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筒形本体(10)连接,沿待收集地块的管路朝向筒形本体(10)方向,地块雨水收集管(20)逐渐向下倾斜;拦污组件(30),能拆卸地设置在筒形本体(10)内;格栅篦子(40),设置在筒形本体(10)的上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7710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地基的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市政排水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