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泥与底栖生物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7328.6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厉恩华;王学雷;张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7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泥与底栖生物采集装置,涉及水体生态与环境监测领域。该装置由抓斗、用力杆和受力闭合拉杆组成,适用于硬质或草型水体底泥与底栖生物的采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用力杆与抓斗相连,能通过人工施力而采集底栖样品,不仅能采集松软的底质样品,而且特别适合硬质底泥、多砾石底泥以及水生植物繁茂水体底泥样品的采集,提高了定量采样的精准性,减少了底泥采集失败可能性,能满足流水条件下表层沉积物的垂直采集,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采样时间短,而且可以一次性采集较大面积的表层沉积物样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泥 采集 底栖生物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水体底泥 用力杆 硬质 抓斗 沉积物 水生植物 环境监测领域 表层沉积物 一次性采集 闭合拉杆 底质样品 定量采样 人工施力 水体生态 携带方便 砾石 下表层 采样 受力 松软 垂直 流水 失败 | ||
【主权项】:
1.一种底泥与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抓斗、用力杆和受力闭合拉杆组成:抓斗由两个大小相同、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的第一扇形柱体(101)和第二扇形柱体(102)组成,扇形柱体的两端及弧面密封,顶面安置有若干个排水孔的面板,底面开口,两个扇形柱体的中心轴用铰链轴(103)连接;在两个扇形柱体顶端边缘处,分别焊接两个螺帽,两个螺帽间用钢绳(S1)连接;两个扇形柱体两端靠近弧面处的底面开口方向,分别用开孔螺丝安置长度一致的第一钢条(104)和第二钢条(105),两条钢条的中间为第一活页卡扣(K4)和第二活页卡扣(K5);铰链轴中间的顶面方向安置固定螺栓(K1),两端垂直开第一孔(K2)和第二孔(K3);用力杆为杆状,由第一用力杆(201)、第二用力杆(202)、第三用力杆(203)和第四用力杆(204)组成;第一用力杆(201)为中空圆柱体,一端为与固定螺栓(K1)匹配的内螺母,侧面水平开孔(K6),另一端为内螺母;第二用力杆(202)为中空圆柱体,一端为与第一用力杆另一端内螺母匹配的螺栓,另一端为内螺母;第三用力杆(203)为中空圆柱体,一端为与第二用力杆另一端内螺母匹配的螺栓,另一端为内螺母;第四用力杆(204)为中空圆柱体,一端为与第三用力杆另一端内螺母匹配的螺栓,末端侧面一侧开7字形开孔(K7),顶端用螺帽封闭;7字形开孔(K7)的垂向长度为上述抓斗在张开和闭合状态下,第二钢绳(301-2)用力向上拉扯的最小距离;受力闭合拉杆由第一钢绳(301-1)和锁绳把手(302)组成;第一钢绳连接第一钢条(104)中间第一活页卡扣(K4),穿过铰链轴一端垂直开第一孔(K2)、第一用力杆(201)侧面水平开孔(K6),铰链轴另一端垂直开第二孔(K3),连接第二钢条(105)中间第二活页卡扣(K5);在上述闭合钢绳中间位置,从用力杆中空部分连接第二钢绳(301-2);锁绳把手(302)为哑铃状不锈钢构成,竖向方向开孔(K8),能使第二钢绳(301-2)穿过;在锁绳把手中间位置,设置松紧螺丝(L1),使得第二钢绳(301-2)钢绳穿过后可以通过螺丝的松紧而固定钢绳,在锁绳把手的下端侧面,设置一螺丝连接操作杆(C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6773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柱截取式水样采集器
- 下一篇:一种医学检验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