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生态处理污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30545.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凌春林;彭磊;裴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鑫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凌春林;彭磊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H02J7/35;F23G7/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太阳能生态处理污泥装置,包括塔上电动机,光伏板,蓄电池,正负电极板,塔梯,圆桶进水阀,圆桶排污水阀,圆桶,传动带,搅动桨,溴氧发生器,污泥处理塔,污泥池带孔盖,分子压力机,分子压力机电机,引流槽,污水处理池,分子压力机搅动桨等。该装置培养特种微生物,对污泥分解吸收,利用太阳能将污泥水超声波振荡和溴氧处理,水电分解,矿化,使污泥压缩成可燃的再生能源至吸污垃圾焚烧发电装置用于发电。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生态 处理 污泥 装置 | ||
【主权项】:
太阳能生态处理污泥装置,包括塔上电动机(1)、光伏板(2)、蓄电池(3)、正,负电极板(4)、塔梯(5)、圆桶进水阀(6)、圆桶排污水阀(7)、圆桶(8)、第三传动带(9)、搅动桨(10)、搅动桨传动杆(11)、溴氧发生器(12)、第二传动带(13)、第一传动带(14)、污泥处理塔(15)、污泥池带孔盖(16)、分子压力机(17)、分子压力机电机(18)、引流槽(19)、污水处理第六池(20)、污水处理第五池(21)、污水处理第四池(22)、污水处理第三池(23)、污水处理第二池(24)、污水处理第一池(25)、分子压力机搅动桨(26),密封盖(27),其特征在于:盛放污泥的污水处理第一池(25)上部盖污泥池带孔盖(16),污泥池带孔盖(16)上加盖密封盖(27)可开合,该池内,培养特种微生物一段时间后,打开密封盖(27),注水稀释,在污泥池带孔盖(16)上部置分子压力机(17),分子压力机(17)内装溴氧发生器引入管,接溴氧发生器(12),其分子压力机电机(18),接蓄电池(3),蓄电池(3)接光伏板(2),分子压力机电机(18)带动分子压力机搅动桨(26),使污水处理第一池(25)上部的右孔处,水溢出流入污水处理第二池(24),再从污水处理第二池(24)至污水处理第三池(23),等盛满后,又溢出至污水处理第四池(22),又至污水处理第五池(21),等盛满又溢出至污水处理第六池(20),满至一定位置,从引流槽(19)流出,污水处理第一池(25)中的沉淀污泥用挖泥机挖出,置第一传动带(14)上,再经第二传动带(13),将污泥注入污泥处理塔(15)的下部圆桶(8),圆桶(8)底部有一能旋动的闭合圆底板,上部有圆桶进水阀(6),下部有圆桶排污水阀(7),污泥处理塔(15)上部是塔上电动机(1),塔上电动机(1)带动下部搅动桨传动杆(11),搅动桨传动杆(11)上装搅动桨(10),污泥处理塔(15)右外侧是塔梯(5),右内侧上中部是蓄电池(3),下连着正负电极板(4)置于圆桶(8)内,污泥处理塔(15)左侧是第二传动带(13),第二传动带(13)上部是第一传动带(14),污泥处理塔(15)左侧内中下部是溴氧发生器(12),溴氧发生器(12)的溴氧输出管接圆桶(8)内,下面是第三传动带(9)传送压缩干污泥至吸污焚烧发电装置,用于发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鑫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凌春林;彭磊,未经能鑫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凌春林;彭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2305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续裂解设备的置换室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泥组合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