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冷却塔辅助复合地源热泵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6242.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26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冷却塔辅助复合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包括水源热泵、闭式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和置于测试小室内的风机盘管、辐射顶板换热器和辐射地板换热器;所述水源热泵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通过阀门的灵活调节,可完成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在并联与串联组合形式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冷却塔与地埋管换热器散热特性的实验,可为复合系统实际运行中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的优化组合调控提供依据;通过阀门转换,可完成夏季工况采用风机盘管与辐射顶板换热器作为末端、冬季工况采用风机盘管与辐射地板换热器作为末端时对室内热环境及系统运行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从而可为实际系统设计与运行时的末端优化选择提供依据;通过设定不同的冷却塔开启条件,可开展冷却塔控制策略对复合系统性能及地下土壤温度恢复特性影响的实验。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冷却塔 辅助 复合 源热泵 实验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冷却塔辅助复合地源热泵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热泵(1)、闭式冷却塔(2)、地埋管换热器(3)和置于测试小室(13)内的风机盘管(4)、辐射顶板换热器(5)和辐射地板换热器(6);所述水源热泵(1)包括冷凝器(1‑1)和蒸发器(1‑2);还包括第一循环水泵(7‑1)和第二循环水泵(7‑2);所述第一循环水泵(7‑1)的进口通过第十三阀门(9‑13)与辐射地板换热器(6)的出口相通,通过第十四阀门(9‑14)与辐射顶板换热器(5)的出口相通,通过第十五阀门(9‑15)与风机盘管(4)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一循环水泵(7‑1)的出口通过第九阀门(9‑9)与蒸发器(1‑2)的进口相通,通过第十一阀门(9‑11)与冷凝器(1‑1)的进口相通;所述第二循环水泵(7‑2)的出口通过第十阀门(9‑10)与蒸发器(1‑2)的进口相通,通过第十二阀门(9‑12)与冷凝器(1‑1)的进口相通,所述第二循环水泵(7‑2)的进口与地埋管换热器(3)的出口相通,还通过第三阀门与闭式冷却塔(2)的出口相通;还包括第一流量计(10‑1)、第二流量计(10‑2)、第三流量计(10‑3)和第四流量计(10‑4);所述第四流量计(10‑4)的出口通过第十六阀门(9‑16)与辐射地板换热器(6)的进口相通,通过第十七阀门(9‑17)与风机盘管(4)的进口相通,通过第十八阀门(9‑18)与辐射顶板换热器(5)的进口相通,所述第四流量计(10‑4)的进口通过第五阀门(9‑5)与蒸发器(1‑2)的出口相通,通过第七阀门(9‑7)与冷凝器(1‑1)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一流量计(10‑1)的进口通过第六阀门(9‑6)与蒸发器(1‑2)的出口相通,通过第八阀门(9‑8)与冷凝器(1‑1)的出口相通,所述第一流量计(10‑1)的出口通过第一阀门(9‑1)与第二流量计(10‑2)的进口相通,通过第四阀门(9‑4)与第三流量计(10‑3)的进口相通;所述第二流量计(10‑2)的出口与闭式冷却塔(2)的进口相通,所述闭式冷却塔(2)的出口通过第二阀门(9‑2)与第三流量计(10‑3)的进口相通,通过第三阀门(9‑3)与第二循环水泵(7‑2)的进口相通;所述第三流量计(10‑3)的出口与地埋管换热器(3)的进口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20624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