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压模式的电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8498.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豪;王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D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杨桦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多压模式的电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从电转炉上方的水冷弯头烟气出口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汽化冷却烟道、第二汽化冷却烟道、燃烧沉降室、第三汽化冷却烟道、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中的高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中压蒸发器、中压省煤器沿烟气流动方向顺次布置,第一汽化冷却烟道、燃烧沉降室的炉门用低压汽水系统冷却,由低压锅筒供应给水,产生低压蒸汽;第二汽化冷却烟道、燃烧沉降室炉盖、第三汽化冷却烟道、余热锅炉高压段用高压汽水系统,由高压锅筒供应给水,产生高压蒸汽;余热锅炉中压段用中压汽水系统,由中压锅筒供应给水,产生中压蒸汽,高压、中压锅筒的输出蒸汽经蓄热器、过热器后驱动汽轮机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式 转炉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压模式的电转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从电转炉(1)上方的水冷弯头(2)的烟气出口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第二汽化冷却烟道(4)、燃烧沉降室(5)、第三汽化冷却烟道(6)、内置有对流换热器的对流烟道(7)、余热锅炉(8),余热锅炉(8)中的高压蒸发器(81)、高压省煤器(82)、中压蒸发器(83)、中压省煤器(84)沿着烟气流动方向顺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又根据工作压力不同分成低压汽水系统、中压汽水系统、高压汽水系统,其中,所述低压汽水系统用于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和燃烧沉降室(5)的炉门(51),由低压锅筒(9)供应给水,从而产生低压蒸汽;而所述中压汽水系统用于吸收余热锅炉(8)的中压段的烟气热量,由中压锅筒(10)供应给水,从而产生中压蒸汽;所述高压汽水系统用于冷却第二汽化冷却烟道(4)、燃烧沉降室(5)的炉盖(52)、第三汽化冷却烟道(6)、余热锅炉(8)的高压段,由高压锅筒(11)供应给水,从而产生高压蒸汽,所述高压锅筒(11)、中压锅筒(10)输出的蒸汽分别经过蓄热器和过热器处理后与汽轮机(21)配合完成余热利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1849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卡包装结构及产品包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转炉烟气余热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