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受激布里渊放大产生高功率柱对称矢量光束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311.5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玮;朱智涵;盛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F1/3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放大产生高功率柱对称矢量光束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柱对称矢量光束产生装置无法产生高功率柱对称矢量光束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矢量光束产生器件、光阑、第一和第二非线性介质池、第一至第三二分之一波片、5050消偏振分光平片、第一和第二全反镜、NdYAG激光器、第一和第二偏振分束器、透镜和第三四分之一波片,其中,第一非线性介质池与第二非线性介质池中的非线性介质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束泵浦光分别和径向偏振种子光中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或者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分量发生受激布里渊放大作用,获得高功率单纵模窄脉冲柱对称矢量光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激光加工、惯性约束聚变等高功率激光应用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受激布里渊 放大 产生 功率 对称 矢量 光束 装置 | ||
【主权项】:
基于受激布里渊放大产生高功率柱对称矢量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矢量光束产生器件(1)、光阑(2)、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第一二分之一波片(6)、第二二分之一波片(7)、50:50消偏振分光平片(8)、第一全反镜(9)、Nd:YAG激光器(15)、第三二分之一波片(16)、第一偏振分束器(17)、第二全反镜(18)、第二非线性介质池(19)、透镜(20)、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1)和第二偏振分束器(22),其中,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与所述第二非线性介质池(19)中的非线性介质相同;沿所述Nd:YAG激光器(15)出射光路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三二分之一波片(16)和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17),使得所述Nd:YAG激光器(15)产生的P偏振高斯型光束经由所述第三二分之一波片(16)和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17)分为第一S偏振反射光束和第一P偏振透射光束;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22)、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1)、所述透镜(20)和所述第二非线性介质池(19)作为种子产生单元,以使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17)出射的所述第一S偏振反射光束经由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22)反射后依次通过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1)和所述透镜(20)而入射至所述第二非线性介质池(19),并使得从所述第二非线性介质池(19)产生的具有布里渊频移的高斯型种子光束依次经过所述透镜(20)和所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1)后变为P偏振高斯型种子光束,该P偏振高斯型种子光束经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22)透射后,经所述矢量光束产生器件(1)转换为柱对称矢量种子光束,再经光阑(2)后垂直入射至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的第一端面,且所述柱对称矢量种子光束从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的第二端面出射,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平行设置;沿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17)的透射光路方向设有第二全反镜(18),使得所述第一P偏振透射光束经所述第二全反镜(18)反射后入射至所述50:50消偏振分光平片(8)而分为第二反射光束和第二透射光束;沿所述第二全反镜(18)的反射光路方向设有所述第一二分之一波片(6),使得所述第二反射光束经由所述第一二分之一波片(6)后作为第一泵浦光束入射至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泵浦光束与所述柱对称矢量种子光束在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中相交且具有夹角θ;沿所述第二全反镜(18)的透射光路方向设有所述第二二分之一波片(7),使得所述第二透射光束经由所述第二二分之一波片(7)后作为第二泵浦光束入射至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二泵浦光束与所述柱对称矢量种子光束在所述第一非线性介质池(3)中相交且具有夹角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063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