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停车场与地下交通管线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092.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汪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地下停车场与地下交通管线连接系统,地下停车场、环形行车坡道是由内至外的同心圆,分别用于车辆的进出和临时停放;在环形行车坡道与停车场入口处设置平台,便于车辆的进出停车场,停车场中设有电梯,能够为顾客进出停车场及地下商场提供便利;环形行车坡道与地下行车通道通过连接坡道连接,在连接坡道与地下行车通道入口处设有盲弯保护墙体,能够避免入口处车速过快及视线盲区造成交通事故,在系统中设置了照明灯和通风窗,为系统提供照明及新鲜安全的空气,本实用新型能够大量节省地上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出行效率,是未来城市交通和发展规划的必然趋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停车场 交通 管线 连接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地下停车场与地下交通管线连接系统,包括地下商场(1)、地下停车场(2)、环形行车坡道(3)、电梯(4)、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地下行车通道C(7)、地下行车通道D(8)、车辆入口(9)、连接坡道A(10)、连接坡道B(11)、连接坡道C(12)、连接坡道D(13)、电井(14)、风井(15)、照明灯(16)、通风窗(17)、水泥沥青路面(18)、纵向连续支撑墩体(19)、行车通道外壁(20)、盲弯保护墙体(21)、地上建筑(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停车场(2)、环形行车坡道(3)是由内至外的同心圆;所述的环形行车坡道(3)与连接坡道A(10)、连接坡道B(11)、连接坡道C(12)、连接坡道D(13)的交汇处分别为地下停车场(2)入口,地下停车场(2)入口处设置平台;所述的地下停车场(2)中设置有电梯(4);所述的环形行车坡道(3)与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地下行车通道C(7)和地下行车通道D(8)分别通过连接坡道A(10)、连接坡道B(11)、连接坡道C(12)和连接坡道D(13)连接;所述的连接坡道A(10)、连接坡道B(11)、连接坡道C(12)、连接坡道D(13)分别与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地下行车通道C(7)、地下行车通道D(8)的交汇处为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地下行车通道C(7)、地下行车通道D(8)的入口;所述的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地下行车通道C(7)、地下行车通道D(8)的入口处分别设置有盲弯保护墙体(21);所述的环形行车坡道(3)为单向行驶车道;所述的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是纵向铺设且互为反向的单向行驶车道,地下行车通道C(7)、地下行车通道D(8)是横向铺设且互为反向的单向行驶车道;所述的环形行车坡道(3)、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B(6)、地下行车通道C(7)和地下行车通道D(8)内均设置照明灯(16)和通风窗(17);所述的地下行车通道A(5)、地下行车通道C(7)的上部设置风井(15)、电井(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380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