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北太平洋环状台风自动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7247.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婧;储可宽;谈哲敏;卓静仪;陈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6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北太平洋环状台风自动识别系统,首次建立了一种针对西北太平洋环状台风的自动识别系统,将待判断台风的卫星数据、环境场、海温场资料输入自动识别系统,系统将计算得到该台风一系列物理特征,进而基于这些特征参数,通过预筛选和线性判别,或BP神经网络的进行自动识别,对符合西北太平洋环状台风特征的台风做出警示,为此类台风的预报提供帮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北 太平洋 环状 台风 自动识别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西北太平洋环状台风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物理量的分析和计算,首先调用海洋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环状台风的时次数据和最近发生的非环状台风时次数据,并计算该海洋区域环状台风特征数据,所述特征数据包括台风强度、结构、环境场和海温场特征数据;步骤2:调用西北太平洋往年的所有环状台风时次和当年的所有非环状台风时次作为训练集,并获得该训练集台风的强度、结构、环境场、海温场特征数据的计算结果,建立自动预筛选识别机制:当待评价台风符合式(1)的条件时,通过预筛选,否则进行筛除,
式中,Vmax为台风最大风速,Rc为台风圆周平均最冷半径,ΔTeye为台风最冷半径处于其内部圆周平均红外亮温差最大值,SHRD为深层垂直风切变,u200为200hPa环境纬向风,SST为台风中心海洋表面温度,σc为台风最冷半径处红外亮温标准差;步骤3:同时对西北太平洋往年的所有环状台风时次和当年的所有非环状台风时次的训练集进行线性判别,以σc、VAR、ΔTeye、u200、SST作为线性判别依据,选用环状时次训练集和非环状训练集在一维空间上投影的中点作为分类标准,对落在非环状台风一侧的时次进行筛除;步骤4:针对同时通过步骤2和3预筛选的台风时次,进行后向传播神经网络判别,输入变量σc、VAR、ΔTeye、u200、SST,与训练获得的权重系数相乘并通过激励函数,输出为非环状时次的台风时次被筛除;步骤5:检查是否连续两个台风时次通过了步骤1‑4,当存在两个连续时次为环状时次,则判定当前台风属于环状台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072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