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片小磨头光学加工中的边缘误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2152.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5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万嵩林;张祥朝;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31200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镜片小磨头光学加工中的边缘误差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测量工件得到面形误差,对表面去除量加上合适的二次项进行调整,减小边缘加工难度;同时将抛光路径抽象为离散的采样点,根据去除函数模型计算每个采样点上的去除函数;然后利用空间变化反卷积算法求解驻留时间,最后依据抛光路径和驻留时间生成控制程序,对工件进行抛光。求解驻留时间时采用随位置而变化的去除函数,可精确控制对边缘部分的去除量;非线性的反卷积算法可以适应移变的去除函数;面形调整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小了边缘误差的收敛难度。本发明对抛光系统的控制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可降低小磨头抛光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边缘误差 驻留 磨头 光学加工 光学镜片 抛光路径 采样点 反卷积 求解 减小 算法 控制程序 光学零件加工 最大程度地 边缘加工 表面去除 测量工件 函数模型 加工效率 精度要求 空间变化 面形误差 抛光成本 抛光系统 时间生成 抛光 二次项 面形 收敛 抽象 | ||
【主权项】:
1.一种光学镜片小磨头光学加工中的边缘误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加工前准备:利用面形精密仪器对工件进行面形误差检测,获得工件的面形误差分布数据,记为err;/n(2)对面形误差进行优化调整;在原始面形误差分布数据err上添加一个二次曲面项作为调整项,包括平移、倾斜和离焦项,得到新的面形误差函数,记为err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821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球形盖板的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抛光质量高的智能型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