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颗粒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8215.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春;吕俊复;王晓炜;杨海瑞;朱俊平;刘爱成;赵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22;F23C10/20;F23L9/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30008 山西省太原市尖***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粉煤颗粒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及其燃烧方法,属于清洁煤技术领域。包括点火装置、排渣管、布风装置、炉膛、给煤管、返料管、二次风管、旋风分离器、回料阀、尾部烟道、过热器、省煤器、空预器及其炉前的柱碎机装置;煤粉炉的细粉有利于流动均匀及快速燃尽,流化床的较低的床温及大量物料内外循环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本发明在将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两种燃煤技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的优化,得到一种超高性能、超低排放的燃烧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颗粒 循环 流化床 燃烧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粉煤颗粒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点火装置(1)、排渣管(2)、布风装置(3)、炉膛(4)、给煤管(5)、返料管(6)、二次风管(7)、旋风分离器(8)、回料阀(9)、尾部烟道(10)、过热器(11)、省煤器(12)、空预器(13)及其炉前的柱碎机装置;所述点火装置(1)位于布风装置(3)的后端,并通过弹簧吊架悬吊在锅炉横梁上;所述排渣管(2)的上端穿过布风装置(3)与炉膛(4)连通,下端与冷渣机连接;所述排渣管(2)共有4根,外侧两根为连续性排渣管,内侧两根为选择性排渣管;所述炉膛(4)位于布风装置(3)的上方,且炉膛(4)的出口通过非金属膨胀节与旋风分离器(8)相连;所述给煤管(5)布置于炉膛(4)的前墙下侧;所述返料管(6)布置于炉膛(4)的后墙下侧;所述二次风管(7)在炉膛(4)的前后墙交错布置,且前墙的二次风口数量大于后墙的数量;所述旋风分离器(8)位于炉膛(4)和尾部烟道(10)的中间,且旋风分离器(8)的进口通过非金属膨胀节与炉膛(4)相连,旋风分离器(8)的排气口通过非金属膨胀节与尾部烟道(10)相连;所述回料阀(9)的上口与旋风分离器(8)的下部立管相连接,回料阀(9)的下口通过金属膨胀节与返料管(6)相连接;所述尾部烟道(10)位于燃烧系统的后方,所述过热器(11)和省煤器(12)依次支撑在尾部烟道(10)内;所述空预器(13)通过胀缩节连接于省煤器(12)的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782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馏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一种锅炉折烟角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