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窑炉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8911.5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力;李端发;刘强;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1/00 | 分类号: | F27D21/00;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窑炉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高速相机,并调整好相机相对窑炉内部的位置及方向;B、高速相机与计算机上电启动,计算机与高速相机构成双向通讯连接,高速相机进行参数初始化;C、计算机输出控制指令至高速相机,高速相机在可见光彩色模式与近红外模式下进行交替转换工作;D、高速相机在可见光彩色模式与近红外模式分别采集到窑炉内部的可见光图像信号、近红外光图像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递至计算机;E、计算机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窑炉内部的可视化彩色图像、近红外图像。计算机进一步的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可视化彩色图像和近红外图像,从而准确的反映出温度场及实时燃烧工况。 1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相机 窑炉 温度场 信号进行处理 近红外图像 可视化监测 计算机 可见光 彩色模式 彩色图像 红外模式 可视化 可见光图像信号 双向通讯连接 参数初始化 计算机接收 计算机输出 位置及方向 交替转换 近红外光 控制指令 燃烧工况 上电启动 图像信号 信号传递 相机 采集 分析 | ||
A、采用高速相机(10),并调整好相机相对窑炉内部的位置及方向;
B、高速相机(10)与计算机(20)上电启动,计算机(20)与高速相机(10)构成双向通讯连接,高速相机(10)进行参数初始化;
C、计算机(20)输出控制指令至高速相机(10),高速相机(10)在可见光彩色模式与近红外模式下进行交替转换工作;
D、高速相机(10)在可见光彩色模式与近红外模式分别采集到窑炉内部的可见光图像信号、近红外光图像信号,然后将信号传递至计算机(20);
E、计算机(20)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窑炉内部的可视化彩色图像、近红外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相机(10)包括成像镜头(11)、光传感器(12),成像镜头(11)与光传感器(12)之间布置有可见光滤光片(13)及近红外滤光片(14),可见光滤光片(13)处于光路上且近红外滤光片(14)处于光路避让位置处时高速相机(10)处于可见光彩色模式;近红外滤光片(14))处于光路上且可见光滤光片(13)处于光路避让位置处时高速相机(10)处于近红外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包括如下步骤:D1、计算机(20)控制可见光滤光片(13)处于光路上且近红外滤光片(14)处于光路避让位置处,高速相机(10)以可见光彩色模式工作,输出可见光图像信号及相机工作参数至计算机(20);
D2、计算机(20)接收可见光图像信号及相机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图像,计算机(20)判断图像是否为可视化彩色图像,如果是保存当前可视化彩色图像并进入步骤D3,如果否回到步骤D1;
D3、计算机(20)控制近红外滤光片(14))处于光路上且可见光滤光片(13)处于光路避让位置,高速相机(10)以近红外模式工作,输出近红外光图像信号及相机工作参数至计算机(20);
D4、计算机(20)接收近红外光图像信号及相机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得到图像,计算机(20)判断图像是否为近红外图像,如果是保存当前近红外图像并进入步骤D1进行循环采集图像信号,如果否回到步骤D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窑炉温度场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20)包括:滤光片控制模块(21),用于控制可见光滤光片(13)或近红外滤光片(14)处于光路上或光路避让位置;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高速相机(10)传递的可见光图像信号、近红外光图像信号及相机工作参数;处理模块(23),将可见光图像信号、近红外光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并判断图像是可视化彩色图像还是近红外图像,根据近红外图像分析、计算出温度场信息;显示模块(24),将可视化彩色图像、近红外图像、温度场信息及相机工作参数加上时间轴实时在屏幕上显示。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389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煤锅炉废气余热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换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