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型循环式一体化脱氮反应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8055.9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2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李雪;郭磊艳;王梅晔;朱蕊馨;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型循环式一体化脱氮反应器及方法。反应器主体为环型软管,由布水区、反应区和分离区组成。布水区设进水管、圆形滤网、供气针头;反应区设好氧段、缺氧段、排气管、上导流管、下导流管;分离区设三相分离器、气压平衡管、逆流出水管。本发明反应器由环型软管和接头组成,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反应区好氧段和缺氧段的长度和液位;好氧段曝气供氧,气水局部混合,反应器呈闭合长管状,整体推流,兼有全混合和推流流态的优点;供气和产气驱动混合液沿反应器循环,可促进颗粒污泥的均匀分布以及基质和功能菌的充分接触;混合液经分离区的三相分离后逆向出水,有利于颗粒污泥持留,强化反应器脱氮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循环 一体化 反应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软管型循环式一体化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主体为环型软管,设布水区I、反应区II、分离区III;布水区I包括进水管(1)、圆形滤网(2)、供气针头(3);反应区II包括好氧段(4)、缺氧段(5)、排气管(6)、上导流管(7)、下导流管(8);分离区III包括三相分离器(9)、气压平衡管(10)、逆流出水管(11);所述的布水区I中,进水管(1)位于反应器下部,连接于下导流管(8)上,开口向下,并与下导流管形成一定的夹角;圆形滤网(2)设于进水管(1)内,位于进水管(1)与下导流管(8)连接的上口;供气针头(3)设在进水管(1)下口,伸入进水管(1)中央;所述的反应区II中,排气管(6)设在环型软管左侧顶部,开口垂直向上;以排气管(6)为界,将环形软管左边部分设为好氧段(4),右边部分设为缺氧段(5),好氧段(4)与缺氧段(5)的上部通过上导流管(7)相连,下部通过下导流管(8)连接;所述的分离区III中,三相分离器(9)设在环型软管右侧顶部,呈梨形,底部膨大而上部收紧;三相分离器(9)下部与缺氧段(5)连接,顶部设气压平衡管(10),三相分离器(9)上部侧壁设有逆流出水口(11),三相分离器(9)下部用作集泥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780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