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载联合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3687.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张雪飞;何乾强;李炳秀;李双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18;G01N3/02;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载联合试验装置。所述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包括承力墙、线性模组、导流罩、隔热板、辐射加热系统、加载系统、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辐射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线性模组上,所述辐射加热系统用于为所述试验件加热;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所述试验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试验件边界区域的温度;所述线性模组能够相对所述承力墙运动,从而改变辐射加热系统与试验件加温区域的垂直方向距离。本申请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通过线性模组的运动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改变试验件表面温度场分布,提高了辐射加热系统的加热能力,提高了整个试验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试验装置 | ||
所述线性模组(2)安装在所述承力墙(1)的一侧上;所述导流罩(4)安装在所述承力墙(1)的安装有线性模组(2)的一侧上;
所述试验件的试验件边界区域(3)设置在所述导流罩(4)内并与承力墙连接;
所述辐射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线性模组(2)上;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5)安装在所述试验件边界区域(3)上;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安装在所述试验件加温区域(5)上;
所述试验件加温区域(5)的远离所述试验件边界区域(3)的一端与加载系统连接;
所述隔热板(6)设置在所述辐射加热器(7)周侧;
所述辐射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线性模组(2)上,所述辐射加热系统用于为所述试验件加热;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所述试验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试验件边界区域(3)的温度;
所述线性模组(2)能够相对所述承力墙运动,从而改变辐射加热系统与试验件加温区域(5)的垂直方向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墙(1)的底部固定在地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系统包括作动筒连接杆(9)、滑轮(13)、力传感器(12)、液压作动筒(11);其中,所述作动筒连接杆(9)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试验件加温区域(5)的远离所述试验件边界区域(3)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滑轮(13)与液压作动筒(11)连接;
所述力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滑轮(13)与所述液压作动筒(1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筒连接杆(9)的内部为空心腔;所述加载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杆水冷管路(10),所述连接杆水冷管路(10)一端与所述作动筒连接杆(9),另一端与水冷却设备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载联合试验装置进一步包括测量系统(16)以及控制系统(17);其中,所述控制系统(17)分别与测量系统(16)、线性模组(2)连接;
所述测量系统(16)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连接;其中,
所述测量系统(16)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传递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系统(17);
所述控制系统(17)能够控制所述线性模组(2)运动,从而调节所述辐射加热系统与所述试验件加温区域(5)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模组(2)包括固定部、电机、运动部以及加热器支架;其中,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承力墙(1)上;
所述运动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且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运动;
所述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运动部连接;
所述运动部上设置有所述加热器支架;
所述加热器支架上设置有所述辐射加热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加热系统包括石英灯管(24)、加热器底座(25)、灯管夹(26)以及反射板(8);其中,石英灯管(24)通过灯管夹(26)安装在加热器底座(25)的灯管安装槽(27)内;加热器底座(25)面向石英灯管(24)的一侧表面上安装有高硅氧棉毡隔热材料(28);
所述加热器底座(25)内部设置有空腔,通过螺纹杆(29)与水冷却设备连接;
所述加热器底座(25)安装在线性模组(2)上;
所述反射板(8)安装在加热器底座(25)上的反射板安装槽(30)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8)内部设置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与水冷设备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8)面向加热器底座(25)的一侧表面采用抛光处理或高反射率材料涂层。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载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低温储罐(18)、蝶阀(19)、低温流量计(20)、变频风机(21)、液氮喷嘴(22);其中,所述低温流量计(20)与所述测量系统(16)连接;
所述变频风机(21)通过蝶阀(19)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蝶阀(19)的输入端与所述低温储罐(18)连接;
所述蝶阀(19)的输出端与所述液氮喷嘴(2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液氮喷嘴(22)的输出端与所述导流罩(4)连接;
所述变频风机(21)与所述导流罩(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4368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