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维度天线异构网垂直维度波束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6215.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鲍慧;李保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4B7/024 | 分类号: | H04B7/024;H04B7/0456;H04B7/06;H04B17/336;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全维度天线异构网中,最大化平均安全速率垂直维度的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首次考虑了基站分布、合法用户分布以及窃听用户分布均采用立体随机分布,推导出了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的信噪比累积分布函数,并根据累积分布函数得到了平均安全速率闭合表达式;从而根据此闭合表达式,计算垂直波束成形矩阵,最大化平均安全速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度 天线 异构网 垂直 波束 成形 方法 | ||
【主权项】:
1.全维度天线配置异构网络基于物理层性能的垂直维度波束成形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计算宏基站的分布密度λm ,并建模为三维独立泊松点过程分布;步骤B,计算宏基站和微基站信号与噪声干扰的比值;步骤C,估计窃听者的分布密度λe ,并建模为三维独立泊松点过程分布;步骤D,计算微基站用户的平均安全速率;步骤E,固定微基站和宏基站的密度,计算出全维度天线下倾角最优值。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A1,在规划的异构范围之内,统计蜂窝小区中宏基站的个数,并根据异构网覆盖的体积,计算宏基站的分布密度λm ;A2,根据宏基站的分布密度λm ,构建宏基站的分布函数,其符合三维独立泊松点分布。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B1,建立全维度天线的垂直辐射模式,即下倾角与信道衰落幅值的关系, 其中φ<0是基站与接收机间的接收角,φtilt >0是这个调整角,φ3dB 代表3dB波束宽度,AdB 是泄露目的小区以外信号的功率;B2,计算微基站服务的合法用户u的信息干扰噪声比,即 其中Ip =∑i∈Φp\{0} Pt |hj,0 |2 G(rj,0 ,φtilt )Kdi -(α+1) ,Im =∑k∈Φm Pm |gj,0 |2 Klj -(α+1) ,Pt 是微基站的发射功率,Pm 是宏基站的发射功率,δ2 是噪声功率。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C1,根据历史时间数据,估计异构网的窃听者的分布密度λe ;C2,根据窃听者的分布密度λe ,构建宏基站的分布函数,其符合三维独立泊松点分布。其中,步骤D具体包括:D1,计算窃听用户的窃听信息的最大互信息Ce ,其对应的窃听者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为γe ;D2,计算得到合法用户信干噪比累积分布函数,即 F γ u ( γ u ) = 1 - ∫ r ≥ 0 4 πr 2 exp ( - 4 3 πλr 3 ) exp ( - γ u P t - 1 G - 1 ( r , φ t i l t ) K - 1 r ( α + 1 ) δ 2 ) exp ( - 4 π [ λ p ∫ r ∞ λ e γ u P t - 1 v 2 λ e γ u P t - 1 + ( v / r ) α + 1 d v + λ m ∫ r ∞ λ e γ u P t - 1 v 2 λ e γ u P t - 1 + ( v / r ) α + 1 d v ] ) ; ]]> D3,计算窃听者信干噪比累积分布函数,即 F γ e ( γ u ) = 1 - ∫ r ≥ 0 4 πr 2 exp ( - 4 3 πλr 3 ) exp ( - γ u P t - 1 K - 1 r ( α + 1 ) δ 2 ) exp ( - 4 π [ λ p ∫ r ∞ λ e γ u P t - 1 x 2 λ e γ u P t - 1 + ( x / r ) α + 1 d x + λ m ∫ r ∞ λ e γ u P t - 1 x 2 λ e γ u P t - 1 + ( x / r ) α + 1 d x ] ) ; ]]> D4,计算合法用户的平均安全速率为 其中 Λ = ( γ u P t - 1 ) 3 α + 1 [ λ p ( λ s P t ) 3 α + 1 ∫ ( λ s γ u P t - 1 ) 3 α + 1 ∞ 1 1 + λ s γ u P t - 1 G - 1 ( x , φ t i l t ) K - 1 x 3 d x + λ m ( λ s P m ) 3 α + 1 ∫ ( λ s γ u P m - 1 ) 3 α + 1 ∞ 1 1 + λ s γ u P m - 1 K - 1 x 3 d x ] . ]]> 其中,步骤E具体包括:E1,固定宏基站的分布密度、微基站的分布密度为常数,并且认为窃听用户分布密度为常数,求取最优的信道衰落值G-1 (x,φtilt );E2,根据衰落值G-1 (x,φtilt ),求得最优的下倾角φtilt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62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