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式平流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3192.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磊;杨东升;苗利蕾;周旭;韩建超;姜坤;吕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23/06;F04B53/0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并联式平流柱塞泵包括驱动传动模块(1)、缸体柱塞模块(2)、整机支架(3)。本发明能够精确定量输送所需液体,液体流量不受后级压强波动影响,保证液体连续稳定输出。本发明装置主要用于空间站内环控生保分系统中的水净化系统,向净化器提供额定流速的待处理用水,能够保证在净化器内的压强发生变化时,输出精度不受影响,具有供应准确、不受后级压强干扰、输出效率高、连续输出的特点。本发明装置采用新型串联密封结构设计,既降低了产品加工难度,又保证产品精度,实现柱塞泵的可靠密封及长寿命要求,保证水净化系统的可靠运行,能够满足特殊工况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泵 压强 水净化系统 净化器 并联式 平流 保证 长寿命要求 输出 产品加工 传动模块 串联密封 定量输送 可靠密封 可靠运行 输出效率 稳定输出 压强波动 液体流量 整机支架 缸体 内环 柱塞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并联式平流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传动模块(1)、缸体柱塞模块(2)、整机支架(3);缸体柱塞模块(2)包括主缸模块(21)、副缸模块(22);驱动传动模块(1)包括步进电机(101)、控制器(102)、主动齿轮(111)、联轴器(112)、从动齿轮(113)、接近开关(114)、传动机构A、传动机构B;步进电机(101)的输出轴与联轴器(112)连接,控制器(102)与步进电机(101)相连,控制步进电机(101)的运行;联轴器(112)通过传动机构A与主缸模块(21)中的第一柱塞(214)相连,控制第一柱塞(214)进行往复运动,主动齿轮(111)通过传动机构A的带动进行旋转;主动齿轮(111)与从动齿轮(113)啮合,从动齿轮(113)通过传动机构B与副缸模块(22)中的第二柱塞(514)相连,控制第二柱塞(514)进行往复运动;接近开关(114)安装在整机支架(3)上,接近开关(114)检测第一柱塞(214)运动的位置并传递给控制器(102)用于确定第一柱塞(214)的运动行程并根据运动行程转变第一柱塞(214)的运动方向;所述主缸模块(21)包括第一支撑环(201)、第一副密封圈(202)、第一副密封圈挡圈(203)、第一衬套(204)、第一主密封圈(205)、第一柱簧(206)、第二支撑环(207)、第一缸体(208)、第一O形圈(209)、第一法兰端盖(210)、第一单向阀(211)、第二单向阀(215)、第二O形圈(212)、第一支撑环挡圈(213)、第一柱塞(214)、第一柱塞套筒(216)、第一柱塞套螺母(217);第一柱塞套筒(216)套在第一柱塞(214)一端端部,第一柱塞(214)另一端穿过整机支架(3)的安装孔后、置于第一缸体(208)内;第一柱塞套螺母(217)安装在第一柱塞套筒(216)上,将第一柱塞套筒(216)与第一柱塞套(107)端部连接;第一支撑环(201)套在第一柱塞(214)上,第一支撑环挡圈(213)套在第一支撑环(201)上,第一支撑环挡圈(213)安装在整机支架(3)的安装孔内;第一缸体(208)一端与整机支架(3)连接,另一端安装第一法兰端盖(210);第二O形圈(212)安装在第一缸体(208)端面和整机支架(3)之间形成密封,第一O形圈(209)安装在第一缸体(208)另一端端面与第一法兰端盖(210)之间形成密封;第一副密封圈挡圈(203)套在第一柱塞(214)上,并置于第一缸体(208)内,第一副密封圈(202)套在第一柱塞(214)上,位于第一副密封圈挡圈(203)、第一柱塞(214)之间,与第一支撑环挡圈(213)相邻;第一主密封圈(205)套在第一柱塞(214)上,一侧与第一副密封圈挡圈(203)相邻,另一侧与第一柱簧(206)相邻;第一衬套(204)套在第一主密封圈(205)上,并置于第一缸体(208)内,第一柱簧(206)套在第一柱塞(214)上,位于第一主密封圈(205)、第二支撑环(207)之间;第二支撑环(207)套在第一柱塞(214)上,通过第一缸体(208)内壁台阶结构限位;第一法兰端盖(210)上安装第一单向阀(211)、第二单向阀(215),第二单向阀(215)进口与第一缸体(208)相通,第一单向阀(211)出口与第一缸体(208)相通;主缸模块(21)通过第二单向阀(215)出口与外部设备连接,排出液体,通过第一单向阀(211)进口与外部设备连接,吸入液体;所述副缸模块(22)包括第三支撑环(501)、第二副密封圈(502)、第二副密封圈挡圈(503)、第二衬套(504)、第二主密封圈(505)、第二柱簧(506)、第四支撑环(507)、第二缸体(508)、第三O形圈(509)、第二法兰端盖(510)、第三单向阀(511)、第四单向阀(515)、第四O形圈(512)、第三支撑环挡圈(513)、第二柱塞(514)、第二柱塞套筒(516)、第二柱塞套螺母(517);第二柱塞套筒(516)套在第二柱塞(514)端部,第二柱塞(514)另一端穿过整机支架(3)的安装孔后、置于第二缸体(508)内;第二柱塞套螺母(517)安装在第二柱塞套筒(516)上,将第二柱塞套筒(516)与第二柱塞套(407)端部连接;第三支撑环(501)套在第二柱塞(514)上,第三支撑环挡圈(513)套在第三支撑环(501)上,第三支撑环挡圈(513)安装在整机支架(3)的安装孔内;第二缸体(508)一端与整机支架(3)连接,另一端安装第二法兰端盖(510);第四O形圈(512)安装在第二缸体(508)端面和整机支架(3)之间形成密封,第三O形圈(509)安装在第二缸体(508)另一端端面与第一法兰端盖(210)之间形成密封;第二副密封圈挡圈(503)套在第二柱塞(514)上,并置于第二缸体(508)内,第二副密封圈(502)套在第二柱塞(514)上,位于第二副密封圈挡圈(503)、第二柱塞(514)之间,与第三支撑环挡圈(513)相邻;第二主密封圈(505)套在第二柱塞(514)上,一侧与第二副密封圈挡圈(503)相邻,另一侧与第二柱簧(506)相邻;第二衬套(504)套在第二主密封圈(505)上,并置于第二缸体(508)内,第二柱簧(506)套在第二柱塞(514)上,位于第二主密封圈(505)、第四支撑环(507)之间;第四支撑环(507)套在第二柱塞(514)上,通过第二缸体(508)内壁的台阶结构限位;第二法兰端盖(510)上安装第三单向阀(511)、第四单向阀(515),第四单向阀(515)进口与第二缸体(508)相通,第三单向阀(511)出口与第二缸体(508)相通;副缸模块(22)通过第四单向阀(515)出口与外部设备连接,排出液体,通过第三单向阀(511)进口与外部设备连接,吸入液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3319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泵送超低温液氮的柱塞泵
- 下一篇:太阳能辅助流体供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