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简单手势确定恶意AP位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8231.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乐;于丹;王会青;王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4/02;G06F3/01;G06K9/62;H04B7/0413;H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简单手势确定恶意AP位置的方法,在接收端采集三个位置的CSI信息,收集过程手势移动路径为一个半圆;调整测量方向,对是否存在LOS路径进行识别;识别菲涅尔切割点,先进行CSI预处理,再进行线性拟合寻峰算法,得到第一菲涅尔区切割的波谷,进而得到菲涅尔切割点位置;再通过判断相对方向,并利用手势开始运动时在时域范围30个子载波的相关性增大这个现象对方向进行修正;最后取出三个位置收集的CSI数据,根据位置坐标和方向取三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并使用基于视距路径最大幅值的加权质心算法计算最终AP的位置。本发明检测方法简单,投入的人力物力少,成本低,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简单 手势 确定 恶意 ap 位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简单手势确定恶意AP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接收端收集三个位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收集过程手势移动路径为一个半圆,对每个位置收集到的信道状态信息都进行如下步骤2)‑步骤5)的处理;2)对测量方向进行调整,对是否存在视距路径进行识别;利用离群点检测算法,根据信道冲击响应延迟的分布确定是否存在视距路径;设定阈值,判断离群点检测算法计算结果的统计结果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则认为这次采集的数据为背对着AP收集的;使用信道冲击响应中接收端三个接收天线最大幅度对应的延迟进行进一步分辨;3)识别菲涅尔切割点,先进行信道状态信息预处理,即利用信道频率响应逆傅里叶变换后得到的信道冲击响应获得视距路径的能量;为了获得波形信息,再进行线性拟合寻峰算法,结合曲线上升下降趋势、幅度差、斜率,使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二阶抛物线拟合波谷,高斯函数拟合波峰,寻找各自波形的位置、幅度及峰宽,结合波峰波谷位置、持续时间、连续性参数,得到最可能是第一菲涅尔区切割的波谷,进而得到菲涅尔切割点位置;4)判断相对方向,首先通过上一步菲涅尔切割点的识别,找到第一菲涅尔区的范围,确定在第一菲涅尔区内移动时产生的信道状态信息特征是否符合预期;若符合,导出波谷对应于总采集数据的百分比,进而导出方向信息;若不符合,需要进行二次测量,并判断是否是因为视距路径识别出现了问题;5)方向修正,在手势开始运动时在时域范围30个子载波的相关性增大,利用这个现象找到相关性最大的数据部分,即真实的开始和结束画半圆的位置,以此来对方向进行修正;6)位置导出,取三个位置收集的信道状态信息数据,根据位置坐标和方向取三条直线的交点(x1,y1),(x2,y2),(x3,y3),使用基于视距路径最大幅值的加权质心算法计算最终AP的位置;所述步骤2)中进一步分辨使用的特征是存在视距路径的信道冲击响应最大幅度全部集中在特定延迟4×50ns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5823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