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熔融聚合物成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38586.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明;卢宾宾;徐巧;祖耀;孙俊;梅顺齐;刘芳;段耀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D01D1/04;D01D1/09;D01D5/08;D01D7/00 |
代理公司: | 42229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加热熔融聚合物成丝装置,包括盛料转子、旋转轴、上盖座、底轴座与收集装置,盛料转子包括外壳层、外壳腔与盛料腔,外壳腔内设置有喷嘴以导通盛料腔与外部空间,外壳腔、盛料腔的顶部与同一个上盖座进行密封配合,外壳腔的底部设置有底轴座,底轴座与插入其内部的旋转轴的顶端相连接,旋转轴的轴内腔经底轴座内开设的座气道后与外壳腔相通,且盛料转子、上盖座,以及盛料转子与旋转轴的交接处都位于收集装置的内部。本设计不仅不需要施加高压电场、不受传导率约束、生产效率较高,而且加热效果较好、可控性较强、产品形态多样,适应范围较广,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腔 料转子 旋转轴 上盖座 盛料腔 底轴 加热熔融 收集装置 聚合物 成丝 产品形态 高压电场 加热效果 密封配合 生产效率 外部空间 喷嘴 传导率 交接处 可控性 外壳层 轴内腔 导通 气道 轴座 相通 施加 | ||
【主权项】:
1.一种加热熔融聚合物成丝装置,包括盛料转子(4)、旋转轴(3)与收集装置(5),所述盛料转子(4)与喷嘴(6)相通,盛料转子(4)的内部盛装有聚合物,盛料转子(4)的底部与旋转轴(3)相连接,盛料转子(4)的四周设置有收集装置(5),其特征在于:/n所述盛料转子(4)包括外壳层(41)、外壳腔(42)与盛料腔(43),外壳腔(42)夹于外壳层(41)、盛料腔(43)之间,外壳腔(42)内设置有喷嘴(6)以导通盛料腔(43)与外部空间,外壳腔(42)、盛料腔(43)的顶部与同一个上盖座(2)进行密封配合,外壳腔(42)的底部设置有底轴座(7),该底轴座(7)与插入其内部的旋转轴(3)的顶端相连接,旋转轴(3)的底端依次穿经外壳层(41)、基座(1)后下延伸至基座(1)的正下方,基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收集装置(5),盛料转子(4)、上盖座(2),以及盛料转子(4)与旋转轴(3)的交接处都位于收集装置(5)的内部;所述旋转轴(3)为中空结构,旋转轴(3)的轴内腔(31)经底轴座(7)内开设的座气道(71)后与外壳腔(42)相通;/n所述座气道(71)包括左支气道(72)与右支气道(73),左支气道(72)、右支气道(73)的内端均与轴内腔(31)相通,左支气道(72)、右支气道(73)的外端均与外壳腔(42)相通,且左支气道(72)、右支气道(73)位于旋转轴(3)的两侧。/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385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线处理装置及辊罩
- 下一篇:一种转动式喷制纳米纤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