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空间顶底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8305.9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生;孟达;冯文辰;王涛;彭凯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9/0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顶底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1)单独地下空间检测方法:在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0,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2)多跨连拱监测方法:采用一体化施工的双隧道施工时,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3)双层地铁车站监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增加了密度和观测频率,随时掌握隧道内部和洞外地表沉降的变化,通过监控量测提供安全保障,并指导施工,排除塌方隐患,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空间 智能 实时 全过程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空间顶底智能实时全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1)单独地下空间检测方法:首先确定拱顶的基准点0位置,再随着拱顶的开挖不断地等间距或不等间距沿纵向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根据相邻点的相应倾角,计算累积叠加,得到相应点的位移;在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0’,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2)多跨连拱监测方法:采用一体化施工的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上部导洞,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3)双层地铁车站监测方法:在上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测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测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在下层双隧道施工时:在同时开挖的两个隧道,同样先确定基准点,依次在两侧的两个拱顶位置安放加速度传感器,再在内测的两个隧道拱顶安放传感器,按照单独地下空间纵向布置传感器,采用累加的方法,得到拱顶相应位置的竖向位移;在双隧道底部确定基准点,随着掌子面的推进,依次按设计在外侧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再在内测两个隧道安放传感器,依次按设计的传感器的位置安放传感器,累计计算位移,得到底部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3830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逆向工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疹的冷敷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