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CT与PVT计算CO2盐水扩散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858.0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臣;蒋兰兰;李星泊;刘瑜;武博浩;赵越超;杨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多相流体流动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合CT与PVT计算CO2盐水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动态测量CO2‑盐水间传质过程中的界面变化,并对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CO2‑盐传质变化规律定量描述。其应用CT获得连续变化的CO2‑盐水界面图像,实时观察两相体积,及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基于CT灰度值计算得到浓度曲线,结合菲克定律计算扩散系数。打破了原有PVT方法无法直接测量盐水体积动态变化的局限。避免了扩散系数计算过程中忽略体积变化所带来的误差。弥补了单独依靠PVT或CT方法在计算扩散系数准确性上的不足。完善了传质理论体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ct pvt 计算 co2 盐水 扩散系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结合CT与PVT计算CO2盐水扩散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用CT连续扫描获得不同温压条件下稳态和非稳态的图像;对填充多孔介质的反应釜抽真空,从反应釜下端注入占反应釜1/4~1/3体积的盐水;利用CT扫描获得CO2注入前的图像;再将预先准备的气体CO2注入反应釜内,待目标压力稳定,关闭阀门形成封闭系统;利用CT连续扫描CO2通过气液两相界面扩散进入盐水的动态图像片层;同时采集反应釜压力数据;第二步:图像处理及数据处理;将CT扫描拍摄的图像片层作去除噪声处理;然后进行三维重建,结合CT成像灰度与密度的关系原理,获得不同灰度分布的CT图像,基于气液两相密度上的差异,提取气液相界面;
ρmix是CO2‑盐水混合相的密度;ρbrine是盐水的原始密度;ρ0是两相界面的密度;CTmix是CO2‑盐水混合相的灰度;CTbrine是盐水的原始灰度;CT0是两相界面的灰度;Snl=A‑Sng(n=1,2...x) (2)Snl是每个图像片层中液相占据的面积,A是反应釜的横截面积,Sng是每个图像片层中气相占据的面积;对不同时刻得到的CO2‑盐水混合相的体积作积分,计算得出不同时刻的体积;
Snl,x=f(t,P0) (4)
Vmix是在t时刻混合相的体积,hvox表示每一片层的厚度,x表示含有液相的片层数量;对于动态扩散过程,x与Snl均是与扩散时间t和初始注入压力P0相关的变量;hvox则与CT拍摄分辨率有关;FOVZ表示在垂直方向上的拍摄间距,N表示片层总数量;第三步:计算CO2盐水扩散系数;将计算得出的混合相体积与扩散过程中采集的压力‑时间数据带入PVT方程,求得气液两相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动态分布;用传质的物质量对时间的平方根作图,经过线性拟合得出曲线的斜率;根据传质的物质量与时间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出CO2的扩散系数;具体步骤为:将计算得出的混合相体积结合扩散过程中采集的压力‑时间数据带入PVT方程,求得气液两相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动态分布;
nt是在时间t时刻溶解CO2分子量,P0和Pt分别是初始时刻和t时刻气体的压力,V0和Vt分别是初始时刻和t时刻气体的体积,Z0和Zt分别是初始时刻和t时刻气体的压缩系数,R是常数,T是温度;
cint是气液两相的界面浓度,Pe、Ve、Ze分别是平衡态的压力、体积和膨胀系数;根据传质的物质量与时间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出CO2向盐水的宏观扩散系数;
结合上面公式进一步得到CO2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定义溶解的物质的量nt与时间
关系图的斜率是k,k与扩散系数D的计算关系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48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