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杂阶梯深孔加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3374.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震;吴庆堂;吴焕;魏巍;郭波;王凯;康战;修冬;段学俊;王文渊;李珊;陈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41/02 | 分类号: | B23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复杂阶梯深孔加工的装置,该装置特别适合于带有复杂环槽的阶梯深孔的加工,尤其适合分瓣结构复杂阶梯深孔的整体加工,它采用工件转动并沿X向、Z向进给,刀具穿过工件固定不动的切削加工方式,在工件两侧增加了刀具随动支撑装置,随动支撑装置与刀具仅有Z向相对运动,与工件仅有X向相对运动,减少刀具弯曲变形,提高复杂细长通孔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装夹定位方式采用空心顶尖配合卡料环定位,传动方式是通过平键将动力传递到工件及卡料环,驱动工件高速旋转,实现主切削运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杂 阶梯 加工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复杂阶梯深孔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床身(1)、左侧刀具固定装置(2)、左侧随动支撑装置(3)、Z向进给系统(4)、Z向滑台(5)、X向进给系统(6)、X向滑台(7)、尾顶驱动系统(8)、主轴系统(9)、尾顶系统(10)、右侧随动支撑装置(11)、刀具(12)、右侧刀具固定装置(13);左侧刀具固定装置(2)包括:左侧刀具底座(14)、左侧刀具固定座(15)、左刀具压板(16),其特征在于:左侧刀具底座(14)底部与床身(1)固定,左侧刀具底座(14)上部与左侧刀具固定座(15)底部固定连接,左刀具压板(16)与左侧刀具固定座(15)上表面固定,刀具(12)一端通过左侧刀具固定座(15)上的V型槽定位,并利用左刀具压板(16)上的螺钉压紧,实现刀具(12)左侧夹紧定位;左侧随动支撑装置(3)包括:左侧随动支撑架(17)、左侧随动支撑滑套(18)、左侧随动支撑架压板(19),左侧随动支撑滑套(18)安装在左侧随动支撑架(17)的一端,所述左侧随动支撑架(17)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导轨槽,所述矩形导轨槽通过左侧随动支撑架压板19,实现与Z向滑台5立板上的矩形导轨之间的配合;Z向进给系统(4)包括:Z向伺服电机(20)、Z向联轴器(21)、Z向滚珠丝杠副(22)、Z向直线导轨副(23);X向进给系统(6)包括:X向伺服电机(24)、X向联轴器(25)、X向滚珠丝杠副(26)、X向直线导轨(27);尾顶驱动系统(8)包括:尾顶直线导轨(28)、双向驱动气缸(29);主轴系统(9)包括:驱动电机(30)、小同步带轮(31)、同步带(32)、大同步带轮(33)、左侧空心顶尖(34)、左侧驱动平键(35)、左侧卡料环(36)、主轴左侧压盖(37)、主轴左侧密封圈(38)、主轴左侧机座(39)、主轴左侧轴承(40)、主轴平键(41)、主轴轴套(42)、主轴右侧机座(43)、主轴右侧轴承(44)、主轴(45)、主轴右侧密封圈(46)、主轴右侧压盖(47);尾顶系统(10)包括:尾顶左侧压盖(48)、尾顶左侧密封圈(49)、尾顶左侧轴承(50)、尾顶机座(51)、尾顶右侧轴承(52)、尾顶右侧压盖(53)、尾顶右侧密封圈(54)、尾顶轴(55)、右卡料环(56)、右侧空心顶尖(57)、右侧从动平键(58);右侧随动支撑装置(11)包括:右侧随动支撑滑套(59)、右侧随动支撑架(60)、拨叉(61)、右侧随动支撑架压板(62),右侧随动支撑滑套(59)安装在右侧随动支撑架(60)的一端,所述右侧随动支撑架(60)的另一端也设置有矩形导轨槽,并通过右侧随动支撑架压板(62),实现与Z向滑台5立板上的矩形导轨之间的配合;刀具(12)包括:刀杆(63)、压紧块(64)、刀块(65)、定位块(66),刀块(65)安装在刀杆(63)的安装槽中,刀块(65)一侧安装有定位块(66),另一侧安装有压紧块(64),通过顶丝压紧;右侧刀具固定装置(13)包括:右侧刀具底座(67)、右侧刀具固定座(68)、右刀具压板(69),右侧刀具底座(67)底部与床身(1)固定,右侧刀具底座(67)上部与右侧刀具固定座(68)底部固定连接,右刀具压板(69)与右侧刀具固定座(68)上表面固定,刀具(12)的另一端通过右侧刀具固定座(68)上的V型槽定位,并利用右刀具压板(69)上的螺钉压紧,实现刀具(12)右侧夹紧定位;左侧刀具固定装置(2)底部与床身(1)固定,采用V型槽定位,利用螺钉压紧,能够实现刀杆的快速定位夹紧,并且在拆卸刀具时有足够的让刀空间;左侧随动支撑装置(3)能够沿Z向滑台(5)立板上的矩形导轨移动,采用螺钉压紧,实现刀具(12)与左侧随动支撑滑套(18)仅沿轴向相对滑动;Z向进给系统(4)下方与床身(1)固定,上方与Z向滑台(5)固定,能够驱动Z向滑台(5)进行Z向进给运动;X向进给系统(6)下方与Z向滑台(5)固定,上方与X向滑台(7)固定,能够驱动X向滑台(7)进行X向进给运动;尾顶驱动系统(8)下方与X向滑台(7)固定,上方与尾顶系统(10)固定,能够驱动尾顶系统(10)沿主轴系统(9)中心轴向方向移动,实现上料及夹紧功能;主轴系统(9)采用驱动电机(30)通过同步带驱动主轴旋转,左侧驱动平键(35)驱动左侧卡料环工件(36)转动,保证了工件旋转的动力;尾顶系统(10)采用右卡料环(56)跟随主轴转动,通过右侧从动平键(58)带动尾顶轴(55)转动,避免了由于右侧空心顶尖(57)与右卡料环(56)相对旋转造成的基准磨损,提高装置使用寿命;右侧随动支撑装置(11)能够沿Z向滑台立板上的矩形导轨移动,采用螺钉压紧,实现刀具(12)与右侧随动支撑滑套(59)仅沿轴向相对滑动,拨叉(61)与尾顶机座(51)固定,当尾顶移动时能带动右侧随动支撑装置(11)一同移动,保证相对位置;刀具(12)分别通过顶丝压紧及压紧块(64)压紧刀块(65),保证刀块(65)的位置精度;右侧刀具固定装置(13)底部与床身固定,采用V型槽定位,利用螺钉压紧,能够实现刀杆的快速定位夹紧,并且在拆卸刀具时有足够的让刀空间;主轴系统(9)安装在X向滑台(7)上,尾顶系统(10)通过尾顶驱动系统(8)安装在X向滑台(7)上,尾顶系统(10)在尾顶驱动系统(8)的驱动作用下可在X向滑台(7)上沿主轴系统(9)中心轴向方向移动,实现工件的上料及定位夹紧,同时带动右侧随动支撑装置(11)相对移动,X向滑台(7)通过X向进给系统(6)安装在Z向滑台(5)上,Z向滑台(5)通过Z向进给系统(4)安装在床身(1)上,左侧刀具固定装置(2)和右侧刀具固定装置(13)安装在床身(1)上,左侧随动支撑装置(3)和右侧随动支撑装置(11)安装在Z向滑台(5)的矩形导轨上,可相对移动;该装置采用工件转动并进给,刀具穿过工件固定不动的切削加工方式,在工件两侧增加了随动支撑装置,随动支撑装置与刀具仅有Z向相对运动,与工件仅有X向相对运动,具体工作过程包括:第一步:车工件两端外圆及中心通孔,安装左侧卡料环及右侧卡料环;第二步:将尾顶系统运动到距主轴系统最远端,将左侧卡料环及右侧卡料环分别与左侧空心顶尖、右侧空心顶尖对正,同时分别与左侧驱动平键、右侧从动平键对正,尾顶系统向主轴系统运动,夹紧工件;第三步:将刀具穿过工件中心,使刀块在合适位置,从两侧分别套上左侧随动支撑滑套、右侧随动支撑滑套,用螺钉压紧;将刀具与左侧刀具固定装置和右侧刀具固定装置,分别利用螺钉压紧;第四步:启动驱动电机,使工件达到设定转速;第五步:驱动数控程序,驱动工件进行插补运动,完成复杂阶梯深孔加工;第六步:关闭数控程序及驱动电机,松开左侧刀具固定装置及左侧随动支撑滑套的压紧用螺钉,取下左侧随动支撑滑套,然后将刀具从左侧抽出;第七步:运动尾顶系统至远端,取下工件;第八步:取下左侧卡料环及右侧卡料环,完成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未经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833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链板用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钻头清理功能的便捷型墙面钻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