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矫正C型铸钢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7594.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梅百荣;徐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应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B21D37/16;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正C型铸钢件的方法,根据待矫正C型铸钢件尺寸准备钢板,在钢板上固定焊接一根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一根转轴,转轴上开设两个长度相等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并在两个螺纹段上均安装上螺纹套,C型铸钢件内侧的弧顶处设有用于加热铸钢件的弧形预热管。本发明不需要使用大型矫正辅助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而且矫正是从C型铸钢件的两端同时进行的,缩短了矫正的时间,矫正效率更高,而且两端同时矫正可以保证两端所受矫正力度的一致性,同时,本发明方法大幅降低了铸件因变形引起的尺寸焊补量,节约焊接成本,缩短铸件生产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正 铸钢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矫正C型铸钢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第一步,工艺准备:根据待矫正C型铸钢件(21)尺寸准备一厚度大于20mm并且平面尺寸大于C型铸钢件(21)平面投影尺寸的平整厚钢板(1),同时在钢板(1)上沿其宽度方向固定焊接一根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安装孔(3),安装孔(3)内两端通过第一轴承(5)安装一根转轴(4),转轴(4)上开设两个长度相等且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并在两个螺纹段上均安装上螺纹套(8),将螺纹套(8)的外壁上安装连接块(9)和滑块(12),并在固定块(2)上的侧壁上开设滑孔(10),将连接块(9)穿过滑孔(10)设置,并在连接块(9)穿出滑孔(10)的一端上焊接挡板(11),在安装孔(3)的内侧壁开设滑槽(13),将滑块(12)滑动设于滑槽(13)内,同时在转轴(4)的中心安装锥齿轮组件,将锥齿轮组件与电机(17)的动力轴相连接,并将电机(17)安装在钢板(1)上,同时在钢板(1)上安装C型铸钢件(21)的一侧上安装支撑件(20),再通过C型铸钢件(21)关键尺寸,确定C型铸钢件(21)是张口还是缩口,根据加工工艺图,确定张口量或缩口量,然后在钢板(1)上确定固定前的位置和矫正后的位置,并在钢板(1)上划线标识;第二步,将C型铸钢件(21)水平放到钢板(1)上,使C型铸钢件(21)的C形开口端与钢板(1)的固定块(2)朝向支撑件(20)的一侧侧边对齐,并将C型铸钢件(21)的C形开口的两端内圈焊接固定在挡板(11)上,为焊接固定牢固可靠,C型铸钢件(21)与挡板(11)之间的焊缝高度为50—60mm,焊缝长度为120—150mm,在C型铸钢件(21)所焊接的挡板(11)所处的钢板(1)上的位置划线,作为起始位置,同时确定矫正量之后,将C型铸钢件(21)的矫正量进行对半,分别作为两个挡板(11)的运动量,并在钢板(1)上划线并在划线处焊接固定两根基准杆(22),以确定C型铸钢件(21)的矫正终点位置;第三步,在铸钢件(1)内侧弧顶固定一根0.3~0.4倍内弧长的用于加热C型铸钢件(21)的预热管(19),此时通过支撑件(20)来对预热管(19)进行贴紧操作,预热管(19)经阀门与可燃气源连接,并且预热管(19)的管壁设有喷火孔;第四步,将预热管(19)接通加热气源并点燃使加热火焰从喷火孔喷出对C型铸钢件(21)内侧进行加热,通过阀门调节火焰,使火焰从小到大,半小时内火焰逐渐调到最大,同时用石棉布将预热管(19)和C型铸钢件(21)加热部分遮盖,避免火焰影响矫正操作,观测C型铸钢件(21)两端与挡板(11)之间的变化,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C型铸钢件(21)两端向基准杆(22)逐渐靠近,当C型铸钢件(21)沿C形开口的矫正量小于10mm时,采用预热管(19)内侧加热进行矫正,当C型铸钢件(21)沿C形开口的矫正量大于10mm时,预热管(19)对C型铸钢件(21)内侧加热过程中,C型铸钢件(21)内侧和外侧的温度差逐渐减小,C型铸钢件(21)两端向基准杆(22)靠近的速度逐渐减小并停止,当C型铸钢件(21)的温度达到130~170℃后,保温30分钟,在C型铸钢件(21)两端的挡板(11)开始通过电机(17)进行相背运动,两个挡板(11)便会对C型铸钢件(21)持续缓慢施力,保持C型铸钢件(21)两端外侧每分钟外扩2—3mm,直到外侧最终接触基准杆(22)即停止电机(17)继续带动两个挡板(11)运动;第五步,检查C型铸钢件(21)内侧和外侧无异常后,将C型铸钢件(21)与挡板(11)的接触面内外侧点焊若干点加固;第六步,关闭预热管(19)的火焰气源,移开预热管(19),将C型铸钢件(21)加热部位用保温棉覆盖,将挡板(11)从连接块(9)上去下,连同C型铸钢件(21)吊运至退火炉进行消应力退火,最后取出工件,拆除挡板(11);所述第二步中C型铸钢件(21)与挡板(11)之间的焊缝高度为50—60mm,焊缝长度为120—150mm;所述第六步中的退火工艺为:工件进炉前,炉内先预热至100~150℃,装入工件后,以30~60℃/h的速度升温至580~620℃,保温t小时,其中t=铸件最大壁厚+1h/inch+(2~3)h,然后以20~50℃/h速度降温至C型铸钢件(21)温度小于200℃再出炉,出炉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20~40℃,割开并修平C型铸钢件(21)与挡板(11)的焊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应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应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275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