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MU数据的断路器状态在线诊断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4092.6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6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葛维春;刘树鑫;张艳军;高凯;葛延峰;何晓洋;李铁;张建;刘凯;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MU数据的断路器状态在线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断路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灰靶理论引入到断路器状态诊断中,改进传统灰靶理论计算靶心度采用均权算法的不合理性,提出层次‑熵权组合权重计算方法,求取各项指标对于评估结果的影响权重,同时取两者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兼顾主观与客观因素,避免了单一赋值法的缺点,使得权重的确定更加合理,其安全可靠运行对提高电网可靠供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断路器实现状态维修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mu 数据 断路器 状态 在线 诊断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PMU数据的断路器状态在线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电力系统PMU中获得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2)针对PMU数据对断路器运行特征参数进行提取;(3)建立断路器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层次‑熵权组合权重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对于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权重;(5)运用改进加权灰靶理论建立断路器在线运行状态评估模型;(6)建立断路器在线状态分级策略;(7)根据评估结果给出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检修策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9409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智能监控终端
- 下一篇:空气监测仪(2)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